實不相瞞,這是一讓人上頭的劇。剛看完兩集的我現在還沉浸在最後的這個驚恐又絕望的眼神之中,難以自拔。

說實話,本來是衝着劉敏濤去看的,用顏藝唱完《紅色高跟鞋》的靜妃娘娘實在是我最最喜歡的那種女生,潑辣、可愛又穩重,而且美得放肆卻不扎人。

可她在第二集纔出現。

整個故事的主角是宋佳扮演的張一。

而且,這部劇雖然還屬於家庭劇的範疇,實際上卻沒有家長裏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戳破了很多人的公主夢,也打破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模式,讓人赤裸裸地直面現實——

那些恐懼、膽怯、依戀和不捨,以及隨之而來的幻滅。

先儘量不劇透地說一下劇情:

一個成功的職場女性,步入婚姻殿堂之後,本來幸福、快樂,卻機緣湊巧地發現丈夫出軌了。於是她走上了抓小三的旅途。

應該說明的是,女主角抓小三的原因,不是要痛打小三,而是出於一種執念。這種執念很類似於我們「一探究竟」的心理,到底丈夫出軌沒有?爲什麼丈夫會選擇別人?爲什麼愛情和婚姻在有的時候不堪一擊?

正是因爲這種執念的存在,使得這部劇成爲了洞察人物內心的「出軌探案劇」,而不是爛大街的言情劇之一種。

如前所述,宋佳扮演的張一是位成功的職場女性,看上去,她事業成功家庭美滿,一切都是別人羨慕的對象,包括結婚幾年、連孩子都有了的時候,丈夫依然黏膩。

然而,她偶爾看了一眼丈夫的手機,發現上面有這樣一條信息:

於是,懷疑開始。

她懷疑丈夫,於是喻恩泰扮演的丈夫開始撒謊,張一努力地相信、信任,但每一次的努力之後,迎接來的都是失望。

而那些失望的情緒,就在一個又一個對眼睛的特寫裏。

不得不承認,宋佳的演技很棒。

所有人眼裏能夠超神的大佬在方案出現問題的時候,無意識地問出了這句話:

「不是我的問題嗎?」

她問的不只是工作上的事,還有家庭,她在懷疑,丈夫的出軌是不是也因爲自己不夠好。如果只停留在這兒,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倫理劇,而劉敏濤扮演的楊雁的出現,則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所有人,愛情中出現了問題,不是一方不夠好,而是沒那麼愛。

那麼,小三到底是誰?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問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重要嗎?

生活裏每一個出現的人都可能是小三。而張一需要確認的,是是否出軌,和能否重拾自信。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婚姻和事業之間,如何取捨?

家庭出現問題,影響到事業;忙於事業,疏忽家庭,女性身上好像多了一個擔子,儘管丈夫努力地做一些事把這個擔子接了過去,但其他人的眼光往往充滿這樣那樣的偏見。

而無論選擇什麼,都意味着對另一邊的捨棄。於是壓抑感誕生了。

那些深沉的思考,尤其宋佳的那一雙眼睛裏透露出來的說不盡的愁緒,就像綿延不盡的雪山的溪水,你知道它從哪兒來,也知道該如何做,但就是沒辦法在一瞬間割捨掉。

抽刀斷水水更流啊。

《白色月光》的劇名,大概出自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換言之,就是,得不到的那個仍然珍貴,而得到了的,就變得普通尋常,甚至讓人想要扔掉。

能夠關注到職場女性面臨的婚內出軌這個問題的導演和編劇,一定是個非常細膩的人,我查了一下導演的簡歷,果然,是個溫暖而又傑出的人。

劉紫微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我心雀躍》於2017年上映,成績很不錯,入圍第40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特別中國電影單元、第24屆英國瑞丹斯獨立電影節最佳處女作單元、並受邀參加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市場展映單元。

這是她面世的第二部作品,關注的仍然是男女情感,但更多的,是婚姻狀態之一種。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白色月光》對生活中不太常見的一種婚姻進行了細緻的描摹與刻畫,它反映的,是一些人的真實生活——儘管他們只是少數,但當這種行爲和狀態被細緻地描摹之後,作爲觀衆的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我們自己——

世上可能沒有完美的婚姻,也絕少有人能夠永遠一帆風順,可我們有權利選擇。

這種選擇的基礎,是我們有對自己信心,和對自己未來的希望。

劉敏濤扮演的楊雁選擇了,於是她重拾了開心、快樂;宋佳飾演的張一又會怎麼選擇呢?

行文至此,不禁要問,誰是喻恩泰舍不掉的白月光呢?爲什麼他要傷害別人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