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陳勝吳廣的起義過程,書中有這樣一句“陳勝自立爲將軍,吳廣爲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

我們於是很好奇,這兩位爲陳勝立下汗馬功勞的吳廣和葛嬰到哪裏去了呢?

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說說吳廣。

首先,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運送士兵遇到大雨沖毀道路,逾期,爲避免全體處斬,陳勝、吳廣就在泗水郡的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揭竿起義”。大軍攻下陳(今河南淮陽)後,陳勝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封吳廣爲“假王”,“假”即是輔佐之意,就是今天的“二把手”,可以看出,陳勝待吳廣還是不錯的。

政權建立後,他們就開始四處擴張,往北,派武臣、張耳、陳餘攻打趙地,派周市去攻打魏地。西邊,派吳廣去攻打榮陽(今河南榮陽)、周文攻打函谷關、派宋留去攻打武關。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陳勝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派出去的三位北線將領,在打下城池後,其中兩位就不回來報告了,陳勝對此很生氣。

先是武臣,佔領邯鄲後自立爲趙王,以張耳、陳餘兩人爲輔佐。之後武臣派韓廣去攻打燕地,但韓廣打下燕地後又自稱燕王。

北線另一首領周市,先是打下了狄縣,但狄縣人田儋起義,建立齊國,自稱齊王。在與田儋作戰中,周市失敗,退回魏地,在陳勝的許可下擁立魏咎爲魏王,自己爲丞相。

也就是說,北線放出去的三支部隊,只收回一支,有兩支沒收回來。

西邊吳廣、周文所帶的這兩隻隊伍又怎麼樣了呢?

周文,是陳縣的賢人,曾任職於項燕軍中,也曾事奉春申君,自稱熟習軍事。他們得到陳勝的命令後,沿途招募兵馬直至函谷關,當時總計有戰車千乘,士兵十萬,聲勢浩大、所向披靡。他們到達戲亭後,駐紮下來。之後攻下函谷關,直逼咸陽城。

圖片來自網絡

此時,秦二世趕緊採取措施,命令少府章邯,赦免驪山服役的刑徒、奴婢之子,全都遣發來攻擊楚軍,大敗了他們。周文兵敗,退出函谷關,屯駐曹陽。兩個多月後,章邯帶兵追擊打敗了周文,大敗他們,周文自殺,軍隊喪失戰鬥力。

另一支由吳廣帶的部隊,負責攻打榮陽,但是吳廣等人久攻不下,看到周文被秦軍打敗,吳廣的部下田臧等揹着他商量:“周文的軍隊已經潰散,秦兵早晚要來,我們包圍榮陽城久攻不下,秦軍一到,必定喫大敗仗。不如留下少量部隊,足以包圍榮陽,調動全部精兵迎擊秦軍。現在代理王吳廣驕橫,不懂兵家權謀,無法和他共事,不殺了他,大事恐怕敗壞。”

因而他們一道假借陳勝命令誅殺吳廣,並把把吳廣的頭獻給陳勝。陳勝並沒有責備田臧等人,反而派使者賜給田臧楚國令尹的大印,任命他爲上將軍。

於是田臧就派部將李歸等駐守在榮陽城外,自己帶領精兵西進,在敖倉迎擊秦軍。雙方交戰,田臧戰死,軍隊潰散。章邯進軍攻擊李歸等於榮陽城下,擊潰了他們,李歸戰死。

由此可知,吳廣隨陳勝英勇起義,沒有死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而是在如何攻打榮陽和對付秦軍時,與部下發生了分歧,起了內訌,被部下幹掉了。

最後說一下葛嬰。

葛嬰在陳勝還未稱王前到達束城,立襄彊爲楚王。因爲那時消息傳得沒這麼快,但是葛嬰後來聽到陳勝已立爲王,就殺死襄彊,返回彙報。

一到陳縣,他這種擅作主張的作法肯定激怒了陳勝,陳勝便誅殺了葛嬰。

也就是說,葛嬰在陳勝自立爲王沒多就被陳勝殺掉了。

總之,兩個跟隨陳王打天下的的,最後的結果都是死在了自己人手裏,這個結果是悲催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