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呂太后稱制的第七年秋天,代王劉恆被呂太后派來的使臣告知,呂太后有意把他劉恆從代地遷到趙地,不讓他在窮苦的代地做代王了,到富裕的趙地去做趙王。

代王劉恆反覆權衡之後,請使臣代自己謝過呂太后,他劉恆願意爲大漢江山守衛邊疆,依舊做他的代王。

於是,太傅呂產、丞相陳平等人向呂太后建言,呂祿是目前所有列侯中排名最高的,可以封到趙地爲趙王。

爲什麼代王劉恆會放棄更有誘惑力的趙王之位呢?

有人說,劉恆之所以不去做趙王,是因爲趙王的位子不祥,從劉邦到劉盈到呂雉,短短的二十一年間,趙地數易其主,趙王張敖由王而侯,趙王劉如意被呂后毒死,趙王劉友被呂后幽殺,趙王劉恢被逼自殺,前後三個劉姓趙王,都是漢高帝劉邦的兒子,卻都無一例外地橫死,劉恆不想做第四個橫死的劉姓趙王。

這種說法包含惡意,似乎呂后有計劃地利用趙王的王位把劉邦的兒子一個個地除掉,這種說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呂后當政期間,劉邦的八個兒子中,只剩下了劉恆和劉長兩個,皇帝劉盈病死,長子劉肥和末子劉建死因不明,但劉肥差點被呂后毒死,劉建獨生子又被呂后毒死,三個劉姓趙王全部橫死,但這是結果,我們不能以果推因,因爲呂后有計劃地剷除劉邦的子孫。

實際上,除數次差點取代劉盈成爲太子的劉如意外,呂后對待劉邦的其他六子,基本上處於拉攏的狀態,即便是被呂后幽殺的趙王劉友,呂后其實也一直在拉攏。

劉友之所以被幽殺,是因爲劉友的王后到呂太后面前說瞎話,所以劉友被幽禁,從而餓死。劉友的王后之所以到呂太后面前說瞎話,是因爲劉友不愛自己的王后,愛別的女人。劉友的王后之所以能到呂太后面前說瞎話,是因爲劉友的王后的呂家的女子,呂太后既然能把呂家的女子嫁給劉友,肯定是爲了拉攏劉友,而非要殺掉劉友,同樣娶了呂家女的,還有劉恢、劉章(劉邦孫)、劉弘(劉盈子)……

其實,劉邦的子孫被誅殺,只是一個結果,但這個結果並不是呂后想看到的結果。如果呂后真的要把劉邦跟其他女人生的子孫誅殺殆盡,劉恆怎麼都不可能逃過去。

呂太后之所以想把劉恆調到趙地去,也是怕別人議論她薄待劉邦的兒子,所以想把肥肉給劉恆,劉恆之所以拒絕呂太后,也是因爲趙地太肥,擔心自己咽不下,噎着了。

在西漢初年衆多的諸侯王及大功臣中,劉恆算是比較另類的,他不爭不搶,一貫地安守本分,皇帝給我一個封國,即便這個封國是邊地,我也開心,我也小心,我也好好經營下去,渴望在這裏長長久久、平平安安,所以,呂太后要把肥肉賞給他,他不要,周勃、陳平等人要立他爲皇帝,他戰戰兢兢地反覆打探,確定不是詭計後,才肯從代地出來。

正因爲劉恆不爭不搶,所以劉恆纔沒像劉如意那樣得罪呂太后,沒像劉友、劉恢那樣得罪自己的王后,纔沒像劉襄那樣得罪大功臣和其他諸侯王,纔沒像劉長、劉章那樣得罪劉恆,沒像劉濞那樣得罪劉啓……所以劉恆才能安全地避過一個又一個坑,登上皇位,劉氏的其他子孫,大多因鋒芒畢露,所以命途多舛,甚至橫死。

參考資料:《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史記·吳王濞列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