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运动分有氧和无氧,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呢?他们划分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正在健身中的你弄清楚了没?反正在小编身边有不少小伙伴问起此问题时,回答都是含含糊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怎么区分有氧和无氧。

有氧运动

当运动强度较低,耗能就小,氧气有足够的时间被输送到组织细胞中,并帮助燃烧能源,这样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简单来说,低强度、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慢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需要大量呼吸空气,对心、肺是很好的锻炼,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无氧运动

而当人们在做剧烈的运动时,比如100米跑,起跑时吸的那口氧气,却根本还来不及到达细胞当中去参加"燃烧"的活动。也就是说,氧气还没有起作用,而运动就已经结束了。人在利用氧气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当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决定了剧烈的、短时间的运动,成为了无氧运动。比如100米短跑,200米短跑,100米游泳,力量举等都是无氧运动。

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是一种缓慢但持久的能量供应系统。主要燃料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静止时,身体持续供应氧气以产生能量并维持基础代谢率。

当我们开始锻炼时,例如从坐着起床,我们的能量需求增加,导致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加速。基本上依靠有氧代谢能量供应系统,我们可以继续运动超过三分钟。

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并且能量需求超过有氧代谢系统的供应能力时,无氧代谢系统开始激活。无氧代谢使用糖原为燃料,特点是供能迅速但是产能量比较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重量举重时我们举十多下就会力竭的原因之一。

无氧代谢的最大缺点是糖没有被“燃烧”,产生乳酸。乳酸的积累导致肌细胞的pH降低,这是高强度运动期间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无氧代谢运动一般不能超过两分钟。很多时候需要休息一下,让体力恢复,等血液把无氧代谢废物带走,才能继续运动。

有氧和无氧没有绝对的界限

事实上,有氧和无氧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两则很少独立存在,也不会一下子从一种代谢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状态,更多时候他们互相重叠,只不过有时候有氧代谢占主导,有时候无氧代谢占主导。

在低强度运动时,比如走路时,无氧代谢所占比例非常小,这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所谓的“纯有氧”运动。但在几乎所有的高强度运动时,有氧与无氧代谢并存,因此没有“纯无氧”。

另外,一项运动是有氧还是无氧还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来定。竞走奥运队员的快走,对很多初学者有可能会导致无氧代谢参与,引起肌肉酸痛;而初学者所谓的大重量举重,对于职业力量选手来说也许只是热身,相当于他们的有氧运动。

最后总结一下,面对有氧和无氧运动的选择,如果是没有任何运动基础的人来说,刚开始可以从有氧运动入手,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能,然后再加上无氧训练。有些人天生偏瘦,想强壮肌肉、健美体形,那么应该以无氧训练为主。反之,有些人是“肌肉体质”,很容易就长肌肉,如果想瘦身,那么应该以有氧训练为主。当然,如果你时间充裕,那么最好还是无氧与有氧相结合,收获两种运动的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