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讓本就比城區溫度低幾度的新化縣天門鄉更加涼爽,在鄉扶貧站辦公室裏,記者見到了利用午休時間做着愛心助學相關前期工作的扶貧站長伍輝。

伍輝在貧困戶家中走訪

天門鄉屬偏遠山區鄉鎮,所轄11個村中,貧困村數量達到了6個,其中還包括2個省定深度貧困村。2017年,工作的第二年,懷着“脫貧攻堅與羣衆密切相關,作爲本地人,理應爲地方發展多做點實事”和挑戰自我的初衷,伍輝自薦從黨政辦調至扶貧站,擔任副站長。

鄉扶貧站是全鄉脫貧攻堅的“中樞機構”,雖然朋友們認爲“扶貧工作又苦又累,責任風險還很大”,但她沒有絲毫懈怠:學政策、強業務知識、熟悉全鄉底子。硬是用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挑幾十斤擔子的肩膀協助黨委、政府挑起了脫貧攻堅的千斤重擔。

彼時,出生於1994年的伍輝雖還是基層工作領域的“新兵”,但她在工作中總是任勞任怨。如2018年因人事變動,該鄉民政所所長一職空缺,經黨政會議研究,這一年她擔任民政所所長兼任扶貧站副站長。當時鄉內人員緊缺,民政所只有一人,所有工作任務均由她一人完成。即便任務繁重,扶貧方面的工作,她也一件未落下。當年,該鄉九龍潭村、鵝坪村成功脫貧出列。

伍輝在留心村瞭解黃桃的收穫情況

2019年伍輝專職於扶貧工作,儘管不用兼任其他部門工作了,但是該鄉2019年有620個貧困人口脫貧退出、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其中出列村中有2個深度貧困村。在深感“壓力山大”之時,她也展示出拼命三郎的一面。爲了如期保質完成工作,她主動犧牲休息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當年,該鄉所有貧困村如期出列。

“沒有最忙,只有更忙”。這一年,她成了同事眼中的“鐵人”,工作總是廢寢忘食;成了朋友中的“圈外”人,朋友聚會幾乎沒有參加過;也成了家人眼中“熟悉的陌生人”,鄉政府駐地距離家裏“走路只有20多分鐘、搭車只有幾分鐘”,她回家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而這些,也爲她換來了羣衆的肯定:結對幫扶的6戶貧困戶均已脫貧;駐點的省定深度貧困村——留心村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如期脫貧。

工作近4年,記載着脫貧攻堅工作的記錄本達4個。經過崗位的歷練,伍輝也逐漸成了基層工作的一把好手:近三年年度考覈連續獲得“優秀”;2019年獲評新化縣最美扶貧人物。(通訊員:楊成偉、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