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羣,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羣,它的“大”不僅體現在面積、人口多上,而且經濟總量、經濟強市數量在全國19個城市羣中也是首屈一指!長三角城市羣的經濟強市之多,確實遠超我國其他城市羣,僅萬億俱樂部城市就有6個,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長三角城市羣的11大經濟強市分別是誰?而這11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又是如何?南京和杭州、寧波和無錫到底誰更強?

長三角城市羣包括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共有41座地級及以上城市,而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11座城市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合肥、南通、常州、徐州和溫州等。長三角城市羣11大經濟強市中,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等6市已進入萬億俱樂部,合肥、南通兩市已是準萬億俱樂部城市,常州、徐州和溫州GDP都在6500億至8000億之間。而11大經濟強市的人均GDP,除徐州和溫州不足10萬外,其他9個城市都在10萬以上,無錫以18萬位居第一。

長三角城市羣11大經濟城市,常住人口最多的是直轄市上海,已經達到2428萬,是其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杭州和南京常住人口分別是1036萬和850萬,兩市均爲特大城市。而剩下的8座城市均爲大城市,其中蘇州人口最多,常住人口僅次於上海,爲1075萬;其次溫州常住人口930萬,寧波、合肥和徐州常住人口在800萬以上,而人口最少的常州還不足500萬。

長三角城市羣11個經濟強市實力都不俗,爲了知道各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到底如何?這裏就以城市的財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專利申請數量及授權數量等3個方面來看看各個城市的發展潛力。首先看看各個城市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即城市的可支配財力,爲什麼要看各個城市的可支配財力呢?因爲城市財力強了,第一可以更好的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的招商引資硬件,還可以給企業、人才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提升城市對資金項目以及人才的吸引力。第二城市財力雄厚,基礎設施建設完全後,可以讓城市更好的融入長三角城市羣,加速城市經濟發展!

長三角城市羣11大經濟強市,財力最雄厚當然是上海了,上海作爲我國第一大城市,每年向國家繳納稅收上萬億,是國家財力的重要支柱之一;而19年上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達7165億,高居第一。蘇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1億,排名第二;杭州、南京、寧波和無錫等4個萬億俱樂部城市財收都超過千億。而合肥、南通、常州徐州和溫州等5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都在不足千億,最少的徐州財收僅有468億。

消費和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但是投資是不穩定的,而作爲衡量城市消費能力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可以更好的反應城市的發展潛力標準之一。11大經濟強市中,上海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13497億,位居全國第一;其次杭州、南京和蘇州3大經濟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都超過了6000億;剩下的城市中,除寧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4000多億,其他都不到4000億。在消費能力方面,南京的表現不錯,而無錫作爲萬億俱樂部城市,與經濟實力不符,常住人口不足的劣勢顯現出來。

科技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也是一個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衡量城市發展潛力的重要標準之一。這裏,我們就以長三角城市羣11個城市的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多少,來看看各個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到底如何?11個城市中,19年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是上海,申請專利數量高達17.36萬件,其次蘇州申請專利數量達到16.29萬件,南京申請專利數量10.30萬件,寧波申請專利數量達到7萬件,合肥6萬多件,溫州申請專利數量5.23萬件,其他的城市申請專利數量都在5萬件以下。這其中讓人感到意外的杭州,申請專利數量僅有4.35萬件,不如寧波、合肥和溫州;另外萬億俱樂部城市無錫,申請專利數量倒數第一,同樣讓人感到喫驚!

當然,申請的專利未必都能通過,授權數量多少纔是關鍵數據,所以接下來看看各個城市19年專利授權數量。獲得專利授權最多的依舊是上海,授權數量10.06萬件;其次蘇州的授權數量是8.11萬件、南京授權數量5.50萬件;而寧波專利授權數量是4.70萬,溫州授權3.70萬件,合肥授權數量3.02萬。而杭州專利授權數量是1.17萬件,無錫專利授權數量最少,只有4298件。

上面我們知道了長三角城市羣11大經濟強市的基本情況,因此綜合城市財力、消費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三個維度來看,發展潛力最強的當然是長三角城市羣的發動機——上海了,三個維度均是最強的。而蘇州和南京兩大城市,分別排列第二名和第三名;杭州和寧波兩市排名第四與第五,安徽省會合肥排名發展潛力第六名。無錫和溫州排名發展潛力第七與第八,常州、南通和徐州則是最後三名。當然,發展潛力只是代表未來的發展空間,能否真正發展起來,還需要看後面各個城市的具體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