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利霞是金山鎮二社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拉話話”志願服務隊隊長,也是該村委會婦聯主席。這段時間,每次忙完村委的工作,總有一件雷打不動的事兒她必須要做,就是去看望本村五保戶老人高玉明。老人今年80歲,膝下無兒無女,加之患有慢性病,平時一些家務活兒,基本上全是靠嚴利霞和村裏的志願服務隊去做。而到老人家和他聊天、拉話話,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成了嚴利霞日常工作之外的一項主業。有時,丈夫看見嚴利霞實在忙不過來,也主動放下自己衛生室的工作去“搭把手”。

8月3日,嚴利霞和往常一樣,來到了高玉明家,和他拉話話。在聊天過程中,老人面露難色,爲難地說:“過段時間想做白內障手術,已經聯繫上了大夫,是北京來的專家,而且手術是免費的,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但是……”,老人後半句話沒有講出來。在嚴利霞的再三追問下,高玉明老人才說,現在讓他最犯愁的事兒是沒人給他陪牀。老人之前和周圍鄰居們提過此事,要麼因爲老人年事已高,鄰居們怕擔責任,要麼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抽不出時間。老人和嚴利霞說,他曾經想過僱人陪牀,但是因爲自己行動不便,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嚴利霞看他又爲難又心酸的樣子,立刻說:“您彆着急,有我們志願者在了,到時候我們會給您陪牀的。您好好休息,其餘的交給我們志願者來辦,您高高興興地去做這個手術就行。”老人聽後很激動,高興地說:“你們要能給我陪牀就太好了,有你們在我心裏就踏實多了”。

從老人家裏出來,嚴利霞來到了自家的衛生室,準備和丈夫一起回家。細心的丈夫看出來嚴利霞心裏有事,便主動地說:“老人那兒有啥事,我能幫上忙嗎?”嚴利霞就把老人需要人陪牀做手術的事告訴了丈夫。丈夫一聽,馬上就問:“陪牀的人你物色好了嗎?能不能算我一個?”夫妻倆默契地笑了。原來丈夫也主動加入了“拉話話”志願服務隊,夫妻倆早已經心有靈犀。丈夫平時爲了支持嚴利霞工作,就以衛生室爲依託,主動幫村裏一些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看病,有時村民病情較急,他就會開自己的車把村民安全送到醫院。村民到了醫院,掛號不知道掛哪個科會問他,開回藥來不知道怎麼服用也會找他。一來二去,自家的衛生室已經成了志願服務隊和村民的聯絡站。

8月11日,接到醫院通知,讓老人做好準備,第二天去做手術。12日一大早,嚴利霞和丈夫開車接上老人來到了醫院。當看到穿着志願服務紅馬甲的夫妻倆爲五保戶老人忙前忙後,醫院也特別開闢了綠色通道,儘快給老人辦理了住院手續,安排術前檢查。爲了讓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嚴利霞和丈夫做了分工,由學醫出身的丈夫給老人陪牀,嚴利霞則負責做好後勤保障等工作。幫老人買飯、打水、換衣服、找大夫、做檢查,夫妻倆像對待自己親生父親那樣跑前跑後,毫無怨言。手術當天,醫院通知需要家屬簽字,但由於老人脾氣比較倔,親戚們都和老人少有來往,嚴利霞夫妻倆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由丈夫主動擔當,在手術單上籤了字。

老人的白內障手術做的很成功,在夫妻倆的悉心照顧下,老人很快就恢復出院了。爲了進一步觀察老人術後反應,夫妻倆一有空就到老人家裏坐坐,仔細觀察老人的恢復情況,併爲老人進行心理疏導,囑咐他好好保重身體,有什麼事隨時聯繫他們。老人眼裏滿含淚花說:“太感謝你們了,真的感謝共產黨有這麼好的政策,免費給我做手術,還有你們給我陪牀。”嚴利霞說:“雖然付出了幾天的辛苦,自家衛生室也因此關了幾天門,但卻解決了老人的難事、煩心事,我和老公的心裏都感覺暖融融的。‘拉話話’服務工作,就是要打通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我們堅信,通過‘拉話話’服務隊的不懈付出和真情奉獻,一定會讓更多需要幫助的村民受益。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