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小寨村換電錶咯!”8月24日一早,在同事們的催促下,林雪嬌又一次和外勤班同事們一起外出幹活。她提前往臉上、脖子上塗抹了厚厚的一層防曬霜,做好了要在烈日下暴曬一整天的思想準備。

“不用緊張,今天我們有‘祕密武器’,應該可以提早結束任務哦!”同事小邱指着一份手繪地圖,故弄玄虛地對林雪嬌說道。

林雪嬌原本是福建龍巖上杭縣供電公司才溪供電所營業廳的一名營業員,最近剛剛轉崗到該公司郊區供電所外勤班,這讓多年來習慣了在空調房裏“坐等客戶上門”的她叫苦不迭,不僅要經常外出,面臨風吹日曬不說,業務不熟且驟然增多的工作量讓她極不適應。

小寨村,是上杭縣臨城鎮西南村的一個自然村,是一個小山村,有近100戶住戶,林雪嬌和同事們要將這些住戶的老舊電錶全部換成新的智能電錶。

此次參與小寨村換表的13名工作人員中,除了臺區經理李桂泉老師傅熟悉路況與住戶具體位置外,其他人均爲“路癡”。由於手機地圖沒辦法精確定位到小山村的每家每戶,且小寨村住戶與住戶之間相隔甚遠,工作人員不熟悉路更是麻煩,就算打電話求助也難以描述清楚所在位置,進而影響工作進度。

爲了提高此次換表工作效率,減少同事們在路上徘徊“尋找”的時間,李桂泉根據自己多年來走遍了小寨村每一條路、每一根電杆、每一戶住戶的熟悉程度,決定通過手繪地圖來幫助同事們熟悉小寨村的用戶所在位置。

說幹就幹,他先畫草圖、再到現場確認、回來後繼續完善……李桂泉花了整整一天時間,他的摩托車走遍了小寨村的每一個角落,經過數次修改,終於在6頁紙上完成了小寨村電力線路、住戶位置清晰的手繪地圖:一根根線條代表蜿蜒的山路,一個個圓圈表示電杆位置,電杆號、停車場、住戶名字、道路乃至河流等信息一目瞭然。

到了換表當天,13名工作人員共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帶着一份複印版的手繪地圖。與前期預想的在路上徘徊、找不到用戶位置的場景完全不一樣,林雪嬌所在組的負責人帶着她到一家最近的住戶換好電錶後,通過查看地圖,很快便找到了下一家。在手繪地圖的幫助下,當天上午,林雪嬌和同事們趕在下班前便順利完成了小寨村近100戶住戶的換表任務,比原計劃提早了半天。

今年57歲的李桂泉,是一名老黨員,在基層一線已經工作二十載,因爲對所負責臺區的電力線路、電杆、住戶位置等信息瞭然於心,平時接到客戶報修電話,就算有些老人說不上戶號、描述不清楚自己傢俱體位置,他也能快速趕到客戶家裏,並嫺熟處理好用電問題,被讚歎爲“比110還快”。雖然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李桂泉卻說:“能幹一天就用心幹一天。”

“這份手繪地圖,讓我深受觸動的,不是圖中的內容,而是老師傅的用心。”在瞭解到手繪地圖的始末後,林雪嬌對這位電力老員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更爲自己業務不熟且總對工作抱怨而感到羞愧不已。

“我一定以老師傅爲榜樣,加強業務學習,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用心服務好客戶。”林雪嬌如是說道。(上杭供電公司:劉偉玲、劉燦)

編輯:蘭秀清 編審:薛曉蘭 監製:林斯乾 總監製:張鋒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