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中,晚餐应该是最五花八门的。有的人累了一整天,晚餐时会用大鱼大肉犒劳自己;有的人为了健康,更偏爱粗茶淡饭;还有的为了减肥,甚至坚持“过午不食”。时间跨度也是从傍晚五六点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明显比早午餐更“受宠”。

但这样吃晚餐,问题可不少!

为了减肥不吃晚餐,或只吃些水果蔬菜,这种做法不仅危害健康,还可能缩短寿命。

首先,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晚餐如果长期缺乏碳水主食,很可能削弱各个器官的功能。一项对43万人长达25年的随访研究就发现,摄入过高或过低碳水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预期寿命。

其次,不吃晚餐容易引起低血糖症,长期这样还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最终会加大患糖尿病的风险。

再者,不吃晚饭还会造成胃肠功能节律紊乱,本身肠胃功能就不佳的人很难恢复,即便减肥期过了也会持续没胃口,从而会导致营养不良。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不吃晚餐所减掉的并不是“肥”,而是“水”!一旦恢复进食,身体吸收得会更多,不仅体重快速反弹,各种代谢也容易紊乱,结果得不偿失。

不吃晚餐不健康,晚餐吃得晚同样也很伤身。现在很多人因为下班晚,晚饭时间通常在七八点左右;还有的人因为肚子不饿,可能干脆等到半夜再吃……这些做法都是在将你推向危险边缘。

心脏受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112名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的女性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晚6点以后进食摄入更多卡路里的人,心脏健康状况往往较差。

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发布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晚饭吃太晚会加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患癌风险增加

吃完饭后,胃肠的排空时间通常需要4小时以上。晚餐吃得过晚,睡觉时胃中可能还没消化完,易引起反流性胃炎、食道炎和胰腺炎,长此以往便可能引发胃癌、胰腺癌。除此之外,晚餐时间超过晚上9点,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血脂、血糖升高

夜间人体代谢减慢,食物更容易转化成自身脂肪并沉积于体内各部位,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都可能随之而来。

睡眠质量下降

肠、胃、肝、胆等脏器为了消化食物需要持续工作,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势必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久而久之对记忆力也会造成损害。

健康饮食一直强调的是“在适合的时间合理进食”,那到底什么时候吃晚餐最好呢?

有专家指出:晚饭最晚需要在下午6点前吃完,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再吃早餐。这样中间的断食时间超过12小时,相当于间歇性断食,对整个机体代谢的改善都非常有好处。

间歇性断食的好处

加强燃脂,脂肪代谢更好;

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下降,同时胰岛素敏感性增高,血糖控制更佳,在一定程度上能逆转糖尿病;

在相同饮食的情况下,体重下降更多:

降低血压;

降低氧化应激,延缓衰老。

知道了“什么时候吃”,下面就该来说说“吃些什么”了。其实,晚餐的各项食物搭配有个黄金比例,吃对了能给健康加分不少。

晚餐的黄金比例

蔬菜:肉:主食=2:1:1

蔬菜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足营养,维持各器官的正常运作。同时,蔬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并增强饱腹感,让大家晚上能少吃不饿。

白天蔬菜摄入不足的人,晚餐时也可以将菜、肉、主食比例增加到3:1:1。

在蔬菜的选择上,建议以深色蔬菜及各种绿叶菜为主,土豆、山药、藕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不宜过多。

这里的肉泛指蛋白质,包括猪牛羊等红肉、鸡鸭鱼等白肉以及蛋类。不想吃肉时,大家也可以用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替代,同样有助于补充蛋白质。

主食

主食应该有粗有细,这样既能增强饱腹感,又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对三高及多种慢性病的防治更为有利。

细粮和粗粮的比例一般建议为2:1,肠胃功能比较好的也可以按1:1的比例将粗细粮搭配食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