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要开学了,孩子们一旦结束假期,进入紧张忙碌的新学期,家长们都会担心孩子消耗大,容易饿,饥饿感影响学习。于是想着在三顿正餐之间给孩子备点零食加加餐。

在家长心目中,零食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孩子充饥、补充营养,增添乐趣,让孩子心情愉悦;另一方面担心零食的安全问题、营养不均衡、肥胖、龋齿、影响孩子正餐的胃口。

给孩子挑选零食也是有讲究的,避开一些常见误区,合理吃零食才能作为正餐的营养补充,让孩子吃的放心开心。

酸奶、乳酸菌饮料弄混

酸奶营养丰富,优质蛋白、补钙、益生菌……这些好处让酸奶成为孩子正餐之余零食补充的首选。

可不少家长都错把“乳酸菌饮料”当成“酸奶”买。

乳酸菌饮料的重点是“饮料”。饮料虽然含有乳成分,但大量都是水,干物质含量很低,干物质少意味着许多营养素就少。比如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才0.7%~1.0%;而酸奶的蛋白在3%左右,这样一对比,明显能感觉到乳酸菌饮料的营养少的可怜。

偶尔作为调剂换换口味是不错,长期零食还是应选择酸奶。

学会看包装袋上的信息

看包装时不能只顾着看商家最明显的宣传语,有些或许只是吸引眼球的噱头。

真正该关心的、也是包装上最不能忽略的信息:

1、生产日期、保质期;

一定不能吃过期零食。食物过期之后,质量没有保障,可能发生酸败、微生物繁殖,产生有害物质。

2、配料表、营养成分表

这两样至关重要,作为给孩子零食把关的父母学会了这两样,就掌握了挑选的关键。

配料表

配料表中列举了食品用的主料、辅料、添加剂成分。顺序是按投放比例从多到少来排列。

举个例子:前面说的乳酸菌饮料,一看配料表排最前面的是水,就该知道这只是饮料,和酸奶有着本质区别。

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可如果看到配料表中添加剂过多,长长的一串,这种零食肯定不适合孩子经常吃。

有心的父母可以多了解下各种添加剂

营养成分表

借助营养成分表可以计算出此零食带来多少能量和几大基本营养素的量。

还可以很直观的看出钠含量的高低。

只需要把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乘以2.54就能换算出盐的含量。

青少年儿童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4克,所以选常吃的零食时尽量不要选择钠含量高的食品。

小心劣质零食

劣质零食的危害要当心三个方面:添加剂、包装袋、卡片赠品

1、一些“三无”小作坊零食,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大肆添加人工色素、甜味剂、香精香料、增鲜剂,让零食色泽艳丽、味道诱人。

孩子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对毒素的排解能力比较弱。零食中超标使用添加剂,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2、劣质零食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选择廉价包装袋。

这些包装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是否自身含有毒素,或者贮存不当造成包装袋材料降解产生毒素。

3、卡片赠品是商家为了吸引孩子的手段,但劣质零食中的卡片可能不符合卫生标准,也是健康隐患。

做工粗劣、价格廉价、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厂家信息),这样的零食绝对不要购买。

给孩子买零食最好在正规值得信赖的店里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

零食指南

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把零食分成了三类:

1、可常吃的

这一类营养比较丰富,可以为孩子身体补充一些营养素。

酸奶、坚果、燕麦片、全麦面包、水果、红薯、玉米等

2、可适量吃的

营养相对丰富,油、糖、盐等添加剂不算太高。

饼干类、面包、蛋糕、牛肉干、黑巧克力、鱼片、海苔片、水果干、奶酪、奶片、山楂片等

3、少量吃的

一般是高糖或高脂类,能量高,营养成分单一。

这类零食多吃,容易引起孩子超重肥胖,增加慢性病风险。

糖果类、巧克力、冰激凌、方便面、干脆面、奶油蛋糕、炸鸡、膨化食品、可乐等

其他问题

一次吃的量不要过多,以不影响正餐的食量来制定孩子的零食量。

注意吃零食时的卫生和安全。有的孩子边玩边吃,手不干净,还容易误吞下小玩具。打闹时吃豆类坚果类零食,容易呛到气管。

培养孩子的零食好习惯:吃前洗手、吃后漱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