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活洞见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写这篇文章前,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话说从前,某人不会说话,一天他生日请客,来了一部分人,某人口中嘀咕到:该来的不来。来的里面一部分人听到了,心里想:我们就是不该来的了,于是就走了。这时,某人急忙地说:说的不是你们。剩下的人听到了又想: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们了,于是也走了。

看完,让人觉得可惜!某人虽热情好客,却不料自己嘴笨,不懂得说话技巧,好心被人误成了恶意,弄得不欢而散的局面。当然,这是一个不会说话而闹的笑话,可是,在现实中这样类似的例子也不少。

下面这个段子,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过年了,某家公婆做了一桌子菜,丰盛的很。在开吃的时候,大嫂说:辛苦爸爸妈妈了,为我们做饭,祝爸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祝福语。这时,旁边的叔叔说:媳妇你也来说说。然后弟妹便嘀咕道:溜须拍马我做不来,那多费脑子啊。那个场面,尴尬极了。

显然,这是心直口快闹的笑话,让场面搞得尴尬。可见,说话,是门学问。人到中年,感觉到: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谈恋爱,“会聊天”、“会说话”始终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殊不见,会说话的人,事半功倍;不会说话的人,左右为难。是不是这样呢?想必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弱弱问一句:你有没有因为一句话,而得罪别人的经历?是否为你为曾经说错过的话,而一直耿耿于怀呢?

不瞒大家说,人到中年的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虽学识很博,经历不少,但还时不时为不会说话,说不好话,说错了话,而烦恼不已。可以说,向来,我做人不刻意,做事不违心。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毕竟,人生,总是要经历一些苦,吃了一些亏,才懂得一些更加深刻的道理。特别是学会说话,这是一辈子的事情。特别是,爷爷经常告诫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做人,即使嘴再笨,也不要说这三种话,特别是中年人。不然,把别人得罪了,会很吃亏的!那么是哪三种话呢?

第一:不说风凉话。

什么是“风凉话”?我觉得,它就是打消别人积极性的嘲讽话,还有就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人到中年,经历多了,有时想想:并不是所有逆耳的,都是忠言,特别是风凉话。比如在生活中,当别人和自己有不同观点时,别人由此失败了,这时就不要说一些没有必要的,甚至带有幸灾乐祸性质的嘲讽话了。

例如:“你看你,当初要是听我的话,就不会这样的后果了”,又比如“你不是很厉害吗,当初的那份执意哪里去了?”诸如此类。又比如在日常中,有些人见不得别人的优秀,见不得别人比他好,在别人取得些成绩时,总爱泼盆冷水,说些风凉话,让你别太开心。

有人问我:你月收入多少?我说:刚好生活。别人,再问:你买车没有?我说:还没有。这时,他便挖苦道:工作了这么多年,连部车都没有,怎混的?我笑了笑。他便问:你笑什么。我说:没什么。后来,他从我朋友那得知,虽然我没买车,但已买了房。有次,他遇见我,又问:你买了多大的房?我说:就几十平方。他笑了笑,傲气地说:这么小啊,我的一百多平方呢。

这样的生活对话,其实不少。喜欢这样说话的人,也是有的。但是,说者无意,听者上心。风凉话说多了,再好的感情,都会变淡,甚至让别人不想交往了。毕竟,人人都需要被赞美,人人都喜欢被赞美,这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使然。正如心理学家杰尔士所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别人赞美。所以说,人到中年,要成熟一点,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对谁说,都要因人而异。特别是不要当马后炮,不要充当狗头军师说些风凉话、挖苦别人的话。不然,除了得罪别人,还会失去很多人脉。

第二:不说气话。

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其实,人也如此,除了样貌迥异,性格也不同。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脾气,也会发脾气。只不过是看对谁发,在什么时候发,发怒的力度如何,如何收回脾气。人到中年,深切体会到:尽管生活琐碎、不如意的事多,分歧的事也不少,但我们还是要保持做人的清醒,尽量克制住自己情绪,尽可能做到少发脾气、不发脾气。而这,也是为人良好品格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人脾气不好,遇事冲动、慌乱,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除了伤身不说,对人际关系也不好。比如一些夫妻,经常为了些生活琐碎争执,闹得不愉快。又比如一些朋友相聚,口无遮拦,说些气话,闹得不欢而散。其实,这与人的性格有关,也与人的口才有关。因为,对于说气话,说出来是本能,能压下去却是修养。

下面讲一个小故事。

话说从前,有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她觉得不好,就找高僧求教。高僧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她领到一间禅房,落锁而去。这时候,老妇不知所以然,于是气得破口大骂,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她。骂累了,这位老妇便开始哀求高僧打开锁,让她回去,此时高僧还是置若罔闻。老妇骂累了,闹累了,便沉默了下来。这时,高僧来到门外,问她:“施主,你还生气吗?”老妇道:“我只为我自己生气,简直是自寻苦吃,怎么会来到这里受这份罪?”“施主,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能心如止水?”说完后,高僧拂袖离开。老妇怔了一下,若有所思。再过了一会儿,高僧又过来问:“女施主,还生气吗?”老妇说:“不生气了。”“为什么?”“气也没办法啊!”高僧又离开了。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打开锁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这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再过一会,当高僧倒杯茶给老妇喝。老妇问道:“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茶台上,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朋友们,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对于人生,它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样,倾洒了就放下了。所以说,对于生活中一些小事,做人要想开一点,放开一点,不必为了争一时高低、论一时强弱,而去浪费时间生气。毕竟,这些无意义的争执,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从头到尾,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的确,人到中年的我,经历的事多了,发现自己的脾气,也越来越好了。遇事不慌,临事不惧,这便是人生的一种进步。其实,做人呢,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和周边的事,相信总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毕竟,帮助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不是吗?

第三:不说怨话。

人到中年,谁都不容易。相信,都吃了不什么苦。自然,心中难免会出现些负面情绪和抱怨。有些人喜欢内敛,将心事埋在心底,随时间推移慢慢淡化。有些人心中装不了事,经常说抱怨的话,争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达到释压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整天抱怨的人,人们往往会避而远之。特别是对于一个中年人,如若还经常抱怨,宣泄不满情绪,那只会给人添堵,让人嫌烦,令人讨厌,甚至远离你。因为,人都是向往阳光,喜欢和正能量的人交往。

其实,做人怨话说多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毕竟,做人越是抱怨,越是走不出负面的阴影,越难以得到别人的理解。记得,威尔·鲍温曾在书中说过:“改变自己说的话,不要再抱怨。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是啊,生于茫茫天地之间,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有时候,做人,不必过分在意自己,适时的学会包容和低头,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

说话是门学问,要活到老,学到老。而对于说话,爷爷除了告诉我上述三种话不要说,还告诫我,闲话、大话、狂话也不要说。毕竟,江湖是非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谁是好人,谁是小人,一时难以分清。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想惹麻烦,不想吃亏,那就要三思而后行,特别是要学会开口和闭嘴。那么嘴笨的人如何与人交际呢?

人到中年的我,觉得:除了懂得人情世故,还要懂得一些说话的技巧。简单来说,如果”懂得“,那就敢于说,当然敢于说,也要有技巧,可以采用先肯定后否定句式表达观点,这样别人听起来比较容易接受点。如果”不懂“,就要观察别人说,尽量少说,千万不要乱说,不要瞎说。即使自己的嘴再笨,一句也不会说,我们仍然可以采用”微笑“来回应。当然了,最为关键的还是:摆正做人的心态,只有心态摆正了,心态好了,生活的一切都会好的。你说,是吗?

人到中年,历经了不少风雨,内心变得丰盈了,在岁月的弧线中,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有故事、有底蕴的人。在岁月静好中,初心不忘,积极向上,做最好的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谨慎言行。这样,即使嘴再笨,也不会吃亏。你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