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復工,不少人跑去看了《八佰》,悲壯、沉重,記得帶上(很多)紙巾。

成年人的世界已經很難了,不如看點溫情的。這不,迪士尼來了!皮克斯來了!

《1/2的魔法》上映,還是《尋夢環遊記》金牌製作團隊,很難不讓人心動。

來個概要,影片主要講的是巴利(哥哥)、伊恩(弟弟)爲了尋找現代生活中尚存的一點魔法,並能見到已逝的父親而踏上冒險之旅的故事。

對了,這部影片的配音陣容也是超豪華。

原版配音,“小蜘蛛”ד星爵”,荷蘭弟的小奶音誰招架得住!

中文版也不輸,張若昀×郭麒麟,范家兄弟,就說,有畫面了沒有!

於是,拆妹妹秉持着“我可以!”的心態,週末趕緊去了趟電影院。

看完觀感就是:哈!果然是迪士尼。

先來看看豆瓣評分:7.7,在迪士尼算及格分吧~

畢竟同一製作團隊出品的《尋夢環遊記》可是擁有9.1的高分哦!

再看看網友評價,褒貶不一。

確實,溫情題材總能帶動共情,皮克斯和迪士尼營造的童話世界觀一如既往地讓人願意置身其中。

比如,魔法世界,好像遇到的困難到最後總能一一解決。

比如,親情牌,能讓已逝的親人再多陪伴自己一天,無數心有遺憾的人都會忍不住爲之觸動。

長兄如父,有一個好哥哥時時刻刻守護弟弟長大,用他看似笨拙的方式引導弟弟變得更加強大。

再如,少年的成長,一個社恐、膽小、不敢開高速的剛成年的少年逐漸在過程中有了勇氣和自信,我們也理應爲他感到欣喜與驕傲。

奇幻魔法、成長、親情……設定是不是很皮克斯?

然而,“真的很皮克斯”,真的是一件好事嗎?也不盡然吧。

觀衆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套路化。只不過因爲情感牌打得好,還是讓人願意爲其買單。

當然,有認爲很皮克斯的,就有認爲太不皮克斯的。

也有觀衆看完影片以後會質疑:哦,皮克斯,你可以做得更好。

再來好好講講這部片子。

————————劇透分界線————————

擁有迪士尼和皮克斯一貫的精細製作,就像以往看迪士尼的電影,總是不會在視覺上挑出任何瑕疵,只是驚歎畫面的完美。

但可惜的是,這部片子並沒有像coco裏米格進入亡靈土地時、冰雪奇緣裏艾莎變裝時的視覺名場面。

再講講題材,新穎度是有的,之前的這類影片更多是開篇就營造魔法世界,讓人相信魔法奇幻的世界觀。

《1/2的魔法》則不是,它是基於現實基礎上的,並且認爲是科技的發展讓魔法逐漸被人們遺忘。

但同時,問題也就來了,現實世界的過於真實和魔法的奇幻似乎無法巧妙融合,影片中的氛圍鋪墊過於生硬。

儘管給主角巴利、伊恩設定的故事線非常清晰——用魔法的力量讓爸爸陪伴自己一天。

但最大的bug在於,那些主線之外的,或是隻在某一環節參與主線的一衆喫瓜羣衆,似乎並未對這個憑空產生的魔法感到特別喫驚。

瞬間降低了魔法的真實感……

而那些在設定中有本來就有魔法或知道魔法的存在的角色,比如蠍尾飛獅,在片中的轉折也讓人覺得尷尬不已。

蠍尾飛獅的出場的樣子就是經營着一家小餐館,上着菜,彷彿已經被現實磨平棱角。當巴利和伊恩向她詢問鳳凰水晶(找回父親所需要的的魔法物品)時,她一臉拒絕。

但有意思的是,當伊恩給她打雞血,說了例如“你甘於過現在這樣的生活嗎?”“你不是覺得生活冒險纔有意思嗎?”這麼幾句話,她就突然受到了鼓舞表露“冒險”的本性,並...噴了火?!

打擾了,原諒拆妹妹反應不過來,滿臉問號...

以及兩兄弟的媽媽,得知孩子去找魔法了,也不太喫驚,毅然決然跟着去了...重點是,前面也沒有鋪墊他們媽媽知道魔法這回事啊!

總之,諸如此類的轉折和設定...只能說,迪士尼和皮克斯可以在邏輯上再打磨打磨。

當然,影片依舊在情節上有可圈可點之處。

例如,“1/2”的概念,既是因爲伊恩魔法沒有掌控好只變出了半身的父親。

也是這個1/2現實、1/2魔法的世界觀。

再比如,我最喜歡的,哥哥巴利的角色。

他在外界看來一無是處,不好好讀書,天天搗蛋,停車總是被罰款……

但他總是默默守護着自己的弟弟伊恩。

當自己的弟弟有點退縮和膽怯時,他會鼓勵他,並堅信他的能力遠不止於此。

但他也不會逼迫弟弟快速成長,必要時,當伊恩覺得自己還無法掌控高階的魔法時,巴利選擇犧牲自己最愛的改裝車“暴風女王”撞山抵擋警察的追捕。

雖然我對於兄弟情前面的鋪墊不足感到質疑,但在一次次兄弟關係的反轉中依舊覺得感人。

綜觀整部影片,我能夠理解制作者想要傳達的內容,無外乎——總有人在百分百地愛着你、要相信這個世界會有魔法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但也只能說,想法是好的,過程確實敷衍了些~

如果能夠讓父親的楷模形象再突出些,讓伊恩的魔法來得不那麼莫名其妙,讓現實世界蘊含魔法能體現得更多元點…或許會更有看頭,也更容易讓人沉浸吧。

不過,如果是小孩子看,或許能看到的又是另一個世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