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師傅你一鍬我一鏟,挖掘機來回作業,幾位老人搬起小凳坐在陰涼處,不時注視着繁忙的施工場景。“再過幾個月,小區就要大變樣!”提到正在進行的小區改造工程,明年就滿70歲的熊世玲有說不完的話。

上世紀80年代,熊世玲入住位於南昌市西湖區的朝陽小區,“我是第一代住戶”。30多年過去,朝陽小區“攢下”不少“歲月的痕跡”。“有時候,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咱是朝陽小區的。”2003年搬到這裏的郭斌,經常對“別人家的小區”羨慕不已。

小區改造提上日程。2020年,西湖區政府擬投入3.5億元,對區內25個老舊住宅小區進行提升改造,朝陽小區名列其中。改造的事情定了,如何改、改什麼,每家每戶卻有着各自的“改造經”。化糞池經常“罷工”得修、天花板容易漏水得補、路面坑坑窪窪要填......

今年5月,一場熱熱鬧鬧的項目推選大會在朝陽小區召開。8個討論小組,上百號人,圍坐在小區廣場,你一言我一語。對前期挨家挨戶徵集出來的48個意向改造項目進行討論後,先形成組內意見,再向其他小組推介本小組提議項目。擺清事實、細化建議、不斷整合,39個推選項目脫穎而出。“我當時第一個上臺發言,提出4個改造項目,最後都入選了。”潘世玲說。

項目最終入選,是靠全體居民“一人一票”投出來的。6月上旬,小區全體15週歲以上居民都收到了一張選票,用來對前期形成的推選改造項目進行投票。心儀哪個項目,就在上面打勾,每人最多可以投10個。點票、計票,監票,最終,收到選票2177張,投票率達70%,確定了化糞池改造、下水道改造、路面改造等38個改造項目。朝陽洲街道黨工委書記魏峯介紹,老舊小區改造關係到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採取投票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反映全體居民的真實需求”。

百姓點單,政府買單。朝陽小區改造工程預計到12月份就能完工,項目順利推進,郭斌樂在心頭,“以後不用羨慕別人家的新小區了”。

2018年以來,西湖區在推進社區治理和居民自治工作中,總結出一套“幸福微實事”工作法。圍繞“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最大限度廣泛聽取居民意見,調動居民積極性,朝陽小區改造工程就是“幸福微實事”應用的體現。“讓居民成爲基層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和評判者,就是要不斷提高居民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西湖區民政局局長張武松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