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情况复杂,

十年间前后两次手术均被拒绝

老卢今年62岁了, 10年前因为肠息肉、脾大,需要做肠息肉手术切除,但因为血小板浓度低(长期处于40×109/L以下,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为100~300×109/L。), 有术中出血风险,故当地医院都拒绝为老卢进行手术。

今年7月中旬, 老卢例行体检时,发现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肿瘤伴肝内转移,虽然有手术指征,但是老卢既往体质差,还伴有脾功能亢进、脾大、血小板浓度低等情况, 当地医院考虑到肿瘤多、大,手术难度大,凝血功能差,手术风险高,不予手术,只同意行介入治疗。

积极寻求手术治疗,

辗转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

为寻求手术治疗,老卢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顾爱东查看病历和查体后认为老卢原发性肝癌诊断明确,具有手术指征,遂收入院。

入院后,针对老卢体检发现的肝内多发转移,结合老卢有乙肝、肝硬化,不确定哪些是肝硬化结节,哪些是肿瘤,因此顾主任首先为老卢做了增强核磁,确定是三个病灶,顾主任认为可行手术切除。

充分制定手术方案,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针对老卢凝血功能差,手术风险高的情况,顾主任认为只要术中肝脏肿瘤定位明确,充分游离肝脏后,在切除肿瘤时游离并夹闭其周围主要供血血管,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必要时行肝门阻断,减少出血,降低出血风险。

经过术前认真讨论,制定了手术方案,术中将术前三个确诊肿瘤病灶完整切除,少量出血,未行肝门阻断。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特别制作了锦旗,送给肝胆胰外科医护团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肝癌三部曲,预防是关键

顾主任介绍,外科手术目前仍是能有效让肝癌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肝癌切除及肝移植,其次为消融介入后的二步切除,然后为介入,物理消融如射频微波冷冻、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等。

据统计,我国每年肝癌死亡人数42万,占全球50%左右。其中近90%由肝炎引起。一般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患者从患乙肝开始,到肝硬化,到最后转变为肝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如果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就能尽量减少肝脏的纤维化,也避免了最后转变为肿瘤。”

顾主任指出,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做好心理的调适。

哪些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①乙肝或丙肝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②有肝癌家族史者;

③非肝炎原因的肝硬化患者如酗酒及严重脂肪肝;

④环境因素如长期饮河沟水含水藻毒素,接触霉变的食物含黄曲霉素;

⑤江苏启东、福建、广东等高发地区的人群;

顾主任建议,

高危人群每三个月到医院

查一次B超及甲胎蛋白,

必要时做CT或磁共振来明确病因。

专家简介

顾爱东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

(主持工作)

主任医师

对肝胆胰外科专业疾病诊治经验丰富,擅长肝门部高位胆管癌及各种胆管肿瘤的根治手术,肝左/右半肝等各种肝叶,段切除,胆囊癌根治,胰头十二指肠切除,门脉高压断流等手术。尤其致力于腹腔镜技术研究,对肝胆胰脾胃肠等疾病的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文稿︱肝胆胰外科 段颉

编辑︱张诗蕴

审核︱顾爱东胡亮 魏林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