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博,男,1988年7月出生,國網威海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輸電運檢三班班長。他是衝鋒在前的“黨員突擊隊隊長”,疫情防控期間,在工作崗位連續堅守40余天;他是保電戰線上的“拼命三郎”,寒潮黃色預警下,每日步行30000步以上;他是善於鑽研的“技術小能手”,先後榮獲國家專利成果18項、省部級以上創新成果10項……他以鋼鐵意志、忘我精神、精湛技術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耿博在惡劣天氣後對杆塔進行檢查

1

“我是黨員我先上”

2020年1月26日,正月初二,難得擁有假期的耿博,在青島家中陪伴身患肝硬化失代償期末期的父親和懷孕八個月的妻子。

不斷蔓延的疫情,讓他心生不安。當看到公司全力保障疫情期間供電安全,要增加值班人手的通知後,耿博想都沒想,立刻報名要求返崗。“我是黨員,我先上”的信念,已經成爲條件反射一般融入了他的身體。

然而,回頭看到身體虛弱的父親和行動不便的妻子,耿博隨即生出了濃濃的愧疚之情。

同爲電力人的妻子,深表理解,她堅定地說:“你放心回去,家裏有我,爸爸我會照顧好。”

正月初四,在主動結束假期從青島返回威海的路上,耿博默默流下了眼淚。然而,他知道自己必須回去。因爲,萬萬千千個家庭的燈光不能停電,病牀旁的呼吸機不能停電,防疫工程的施工現場不能停電,這場抗“疫”攻堅戰不能停電。只有自己衝在前線,才能保護好後方的“他們”。

回到威海後,耿博立刻組建輸電運檢中心黨員突擊隊並擔任隊長,當天就梳理完成威海市區範圍內11處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及8家重點醫療產品生產企業的二級電源線路,共計87條,完成“一線一案”編制工作。

在威海版“小湯山”—威海胸科醫院增容現場,耿博每天舉着望遠鏡、操控着無人機在工地上來回跑。他要對威海市胸科醫院二級電源線路35千伏澇塔Ⅰ線、澇田Ⅱ線等線路全線開展紅外測溫,並在特殊區段開展無人機巡視及值守等方式保障威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可靠供電。

耿博在大雪天氣組織特巡(中)

2

“守護萬家燈火是我的職責”

2月16日10時,肆虐的風雪已經下了一天一夜,而耿博和他的隊員們也幾乎24小時沒合過眼。這是疫情發生後威海市第一次大風寒潮黃色預警。威海市區61萬餘戶百姓正在居家隔離,保電工作刻不容緩。

220千伏戚澇Ⅰ線、杜澇線等10條線路是直接爲威海市區供電的重要線路,16千米長的輸電網穿越奈古山丘陵、裏口山山脈,隨着崎嶇溼滑的山路交織延伸。山風凜冽、坎坷難行,黨員突擊隊的巡檢的腳步卻絲毫沒有放緩,每天行走3萬多步,以確保隱患及時排查和解決。

巡線保電期間,耿博帶着隊員喫乾糧、喝礦泉,凌晨兩三點巡查結束後就在工程車裏休息兩三個小時。“山裏巡線哪兒有熱乎飯?又是風又是雪的,就是有點熱氣送到山上也涼了。更可況有的地方連路都沒有。”耿博笑道:“艱苦是有一點,但是當隊長的要是打退堂鼓,大家服不服你?工作還幹不幹了?所以我得帶起頭來。”三天裏,他們及時處理了導線覆冰等重大隱患3處,用激光炮完成同塔雙回線路異物清理2處,避免了線路短路故障發生,保障惡劣天氣下輸電線路“零跳閘”。

3月12日半夜十二點多,威海市騰森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停電。耿博迅速奔赴現場,經過仔細排查,發現該企業電纜與導線連接處的銅鋁過渡板和B相電纜損壞。耿博打了30多個電話,花了4個多小時,才找到符合設備型號的銅鋁過渡板等備品備件,搶修後幫助企業恢復了供電。耿博又想到,復產復工期間,大電流衝擊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害。他便逐一列舉“銅鋁過渡板發熱”“導線連接處金具鬆動”“用戶配電室設備老化”等情況,並主動聯合營銷專業人員與高壓用戶對接,梳理出威海市13家重要高壓用戶,爲他們提供設備巡查和維護服務,確保客戶復工復產用電無憂。面對送來錦旗的客戶,耿博憨笑着說:“沒什麼,守護萬家燈火是我的職責。”

耿博在無人機創新工作室進行研究

3

“要在學習和創新的路上永不止步”

作爲電網的大動脈的“醫生”,不光需要敬業的態度和喫苦的精神,更須具備“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工作本領,及時準確的查找故障,消除缺陷,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打鐵還需自身硬,耿博深知崗位責任重大,不斷提升自身工作技術能力,自參加工作開始,在各種新技術面前耿博主動挑起重擔。耿博是山東公司第一批、威海公司第一個取得無人機駕駛員資格的職工;主導開發的輸電線路運維輔助決策系統、輸電記事本APP等獲得省公司認可並在全省推廣;作爲威海公司選手參加山東省首屆無人機技術與應用競賽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作爲部門無人機專責,2019全年先後巡視杆塔3256基,發現各類缺陷隱患共計2156個,無人機巡檢工作得到省公司表揚,並被列爲省公司無人機試點單位。

“安於現狀怎麼可能幹出精彩?我們要在學習和創新的路上永不止步纔行。”耿博採取“手把手”教、“一對一”帶、“點對點”幫等方式,讓班組成員自覺學、主動學、相互學蔚然成風,處理設備缺陷、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普遍增強。在他的帶領下,班組成員互幫互助、比學趕超,大家的技能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成功解決了帶電作業軟梯掛設、無人機拍照不清楚等諸多技術難題,有效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作爲電網大動脈的守護者,耿博帶領的輸電運檢三班、輸電運檢中心黨員突擊隊,肯幹、能幹、會幹,圓滿完成了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展現了威電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展現了電力鐵軍的精神。#威海市#停電#無人機收藏

正月初四,在主動結束假期從青島返回威海的路上,耿博默默流下了眼淚。然而,他知道自己必須回去。因爲,萬萬千千個家庭的燈光不能停電,病牀旁的呼吸機不能停電,防疫工程的施工現場不能停電,這場抗“疫”攻堅戰不能停電。只有自己衝在前線,才能保護好後方的“他們”。

回到威海後,耿博立刻組建輸電運檢中心黨員突擊隊並擔任隊長,當天就梳理完成威海市區範圍內11處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及8家重點醫療產品生產企業的二級電源線路,共計87條,完成“一線一案”編制工作。

在威海版“小湯山”—威海胸科醫院增容現場,耿博每天舉着望遠鏡、操控着無人機在工地上來回跑。他要對威海市胸科醫院二級電源線路35千伏澇塔Ⅰ線、澇田Ⅱ線等線路全線開展紅外測溫,並在特殊區段開展無人機巡視及值守等方式保障威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可靠供電。

耿博在大雪天氣組織特巡(中)

2

“守護萬家燈火是我的職責”

2月16日10時,肆虐的風雪已經下了一天一夜,而耿博和他的隊員們也幾乎24小時沒合過眼。這是疫情發生後威海市第一次大風寒潮黃色預警。威海市區61萬餘戶百姓正在居家隔離,保電工作刻不容緩。

220千伏戚澇Ⅰ線、杜澇線等10條線路是直接爲威海市區供電的重要線路,16千米長的輸電網穿越奈古山丘陵、裏口山山脈,隨着崎嶇溼滑的山路交織延伸。山風凜冽、坎坷難行,黨員突擊隊的巡檢的腳步卻絲毫沒有放緩,每天行走3萬多步,以確保隱患及時排查和解決。

巡線保電期間,耿博帶着隊員喫乾糧、喝礦泉,凌晨兩三點巡查結束後就在工程車裏休息兩三個小時。“山裏巡線哪兒有熱乎飯?又是風又是雪的,就是有點熱氣送到山上也涼了。更可況有的地方連路都沒有。”耿博笑道:“艱苦是有一點,但是當隊長的要是打退堂鼓,大家服不服你?工作還幹不幹了?所以我得帶起頭來。”三天裏,他們及時處理了導線覆冰等重大隱患3處,用激光炮完成同塔雙回線路異物清理2處,避免了線路短路故障發生,保障惡劣天氣下輸電線路“零跳閘”。

3月12日半夜十二點多,威海市騰森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停電。耿博迅速奔赴現場,經過仔細排查,發現該企業電纜與導線連接處的銅鋁過渡板和B相電纜損壞。耿博打了30多個電話,花了4個多小時,才找到符合設備型號的銅鋁過渡板等備品備件,搶修後幫助企業恢復了供電。耿博又想到,復產復工期間,大電流衝擊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害。他便逐一列舉“銅鋁過渡板發熱”“導線連接處金具鬆動”“用戶配電室設備老化”等情況,並主動聯合營銷專業人員與高壓用戶對接,梳理出威海市13家重要高壓用戶,爲他們提供設備巡查和維護服務,確保客戶復工復產用電無憂。面對送來錦旗的客戶,耿博憨笑着說:“沒什麼,守護萬家燈火是我的職責。”

耿博在無人機創新工作室進行研究

3

“要在學習和創新的路上永不止步”

作爲電網的大動脈的“醫生”,不光需要敬業的態度和喫苦的精神,更須具備“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工作本領,及時準確的查找故障,消除缺陷,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打鐵還需自身硬,耿博深知崗位責任重大,不斷提升自身工作技術能力,自參加工作開始,在各種新技術面前耿博主動挑起重擔。耿博是山東公司第一批、威海公司第一個取得無人機駕駛員資格的職工;主導開發的輸電線路運維輔助決策系統、輸電記事本APP等獲得省公司認可並在全省推廣;作爲威海公司選手參加山東省首屆無人機技術與應用競賽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作爲部門無人機專責,2019全年先後巡視杆塔3256基,發現各類缺陷隱患共計2156個,無人機巡檢工作得到省公司表揚,並被列爲省公司無人機試點單位。

“安於現狀怎麼可能幹出精彩?我們要在學習和創新的路上永不止步纔行。”耿博採取“手把手”教、“一對一”帶、“點對點”幫等方式,讓班組成員自覺學、主動學、相互學蔚然成風,處理設備缺陷、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普遍增強。在他的帶領下,班組成員互幫互助、比學趕超,大家的技能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成功解決了帶電作業軟梯掛設、無人機拍照不清楚等諸多技術難題,有效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作爲電網大動脈的守護者,耿博帶領的輸電運檢三班、輸電運檢中心黨員突擊隊,肯幹、能幹、會幹,圓滿完成了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展現了威電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展現了電力鐵軍的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