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子女在婚嫁方面一直都是講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在皇室同樣如此,比如說在清朝,皇子公主的婚姻就是由皇帝進行包辦,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位是乾隆親自選定的一位兒媳,本來有希望成爲大清皇后,卻沒想到剛過門沒多久便去世了。她就是恕妃。

恕妃是一名來自滿洲鑲紅旗的完顏氏女子,祖父杭奕祿曾擔任左都御史兼議政大臣,父親哈豐阿則享有輕車都尉的爵位,並在軍隊擔任參將,可以說,從出身來看,這位恕妃也算是八旗名門了,這是她能夠被乾隆看中的關鍵。

其實,恕妃能夠嫁給嘉慶有一定的偶然性。

話說,早在乾隆三十九年,乾隆便給兒子嘉慶娶了一位嫡福晉,即後來的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這喜塔拉氏祖上曾是包衣,但嘉慶卻十分寵愛她,婚後與她先後生了三個兒女,其中就包括嫡長子綿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喜塔拉氏在乾隆五十年遭遇了一次小產,小產之後,喜塔拉氏的身體狀況一落千丈。

嘉慶是乾隆所選定的繼承人,喜塔拉氏便是未來的大清皇后,她如是有什麼不測,那還了得。於是,乾隆便在乾隆五十一年加辦了一次選秀,在這次選秀中,恕妃被乾隆看中,指給兒子嘉慶爲側福晉,實際上,恕妃是未來皇后的接替人選。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恕妃在嫁給嘉慶沒過多久便去世了,去世的具體時間沒有記載,估計是在乾隆五十四年左右,死亡原因有可能與生育有關。

看到恕妃病逝,乾隆不得不再次舉行選秀,這一次,乾隆給兒子嘉慶選定了一位名門閨秀,她就是來自鑲黃旗弘毅公府的鈕祜祿氏,即後來的孝和睿皇后。

嘉慶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嘉慶向內閣發佈了一份上諭:

“從前朕之側福晉完顏氏、格格關氏、沈氏,或系皇父指賞,或生有公主,今俱已溘逝著加恩將側福晉完顏氏追封恕妃,格格關氏追封簡嬪,格格沈氏追封遜嬪,交內務府大臣內等,按其追封品級,照例辦理,暫停於靜安莊之傍所,俟萬年吉地完竣,再隨同皇后梓宮送往。”

“恕”在滿文中意爲“寬容的”、“寬恕的”,想必這位恕妃一定是一個性格和善、性情寬容之人吧。

熟悉清史的讀者對孝和睿皇后一定非常瞭解,這位皇后從嘉慶二年開始便主宰大清後宮,即便是後來道光帝繼位,身爲皇太后的孝和仍然在後宮有很大的話語權,也就是說,孝和睿皇后主宰大清後宮長達半個多世紀。如果恕妃能夠平安活着的話,那麼,孝和睿皇后一生的輝煌歷程將會被恕妃取代,可是歷史是從來沒有如果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仁宗實錄》《清皇室四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