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楊某(中)被抓獲

“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8月26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公安局縣城派出所民警在海口市濱江街道某小區內,一舉將潛逃12年且已漂白身份的楊某成功抓獲。落網時,楊某懺悔地說道。

正義也許會遲來,但絕不會缺席。自瓊中縣公安局“命案積案”清零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瓊中警方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措施,充分發揮公安機關合成作戰、精準研判等手段,有力做好命案防範和積案攻堅工作。其中,縣城派出所通過再次啓動胡某被故意傷害案的偵破工作,將犯罪嫌疑人楊某成功抓捕歸案,爲專項行動再添新戰果。

替朋友出頭將人砍傷後潛逃

事情要追溯到2008年2月23日。當天23時許,被害人胡某與其女友在瓊中某酒吧與犯罪嫌疑人楊某的朋友發生口角。胡某從酒吧出來後,被人持刀追砍。胡某雙手、頭部、肩部等多處部位被砍傷,隨後犯罪嫌疑人楊某潛逃。

“當時因被害人稱與犯罪嫌疑人楊某並不認識,且在場人員對嫌疑人情況一無所知,給案件偵破工作帶來巨大困難。”縣城派出所副所長李暉告訴記者。

此後的12年裏,瓊中縣公安局歷屆黨委高度重視此案,縣城派出所成立專案組堅持不懈尋找破案線索,先後多次開展調查走訪。專案組雖多方摸排線索,但最終還是如石沉大海。該故意傷害案犯罪嫌疑人仍然逍遙法外,這也成了專案組民警揮之不去的一塊心病。

一條線索讓嫌犯浮出水面

12年來,專案組一直沒有放棄對該案犯罪嫌疑人的追捕。2020年,在瓊中縣公安局開展“命案積案”清零專項行動中,專案組將胡某被故意傷害案列入重點攻破案件。

“在對案件研判過程中,我們及時轉變偵查思路,利用各類信息手段,進行分類摸排,尋找犯罪嫌疑人逃遁的蛛絲馬跡。”李暉告訴記者,在對被害人胡某及其前女友的再次走訪調查過程中,專案組民警發現了一條新線索:胡某稱當時把他砍傷的男子綽號“謝某亮”,在瓊中某學校上學。

掌握這條線索後,專案組民警立即開展覈查,經對學校老師走訪,確定有個學生叫“謝某亮”,家住瓊中營根鎮某村。隨即,專案組民警立即圍繞“謝某亮”開展調查。最終,專案組民警確定當時一名瓊中籍男子楊某爲上學,曾用其親戚“謝某亮”的名字頂替上學。隨後,專案組民警立即組織被害人及其前女友通過照片對楊某進行辨認,最終確定了嫌疑人身份。

漂白身份成廣東籍

“確認嫌疑人身份後,我們在覈查楊某的下落時,發現楊某自從2008年作案後,就像消失了一樣。專案組民警多次到楊某家裏做其父母思想工作勸其投案自首,但楊某父母始終以不知楊某下落爲由推脫,案件偵破工作再次陷入僵局。”縣城派出所教導員廖王忠說。

專案組民警始終不肯放棄,轉變偵查手法,將當時楊某的照片通過人像比對,發現廣東省陽春市某縣某村的楊某與瓊中籍楊某的相似度極高,且二人出生日期一樣,疑似爲同一人。

專案組民警通過大量信息分析對比及多方覈查,種種跡象表明,廣東籍楊某很可能是“消失”了多年且涉嫌漂白身份的瓊中籍楊某。

在瓊中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情報大隊等部門的協助下,專案組經進一步覈實,最終確定了犯罪嫌疑人楊某潛匿於海口市濱江街道某小區。8月26日,縣城派出所民警在海口市濱江街道某小區某房,一舉將潛逃12年且已漂白身份的楊某成功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楊某對2008年2月23日23時許在瓊中縣林業局門前路段處持刀砍傷被害人胡某的行爲供認不諱。

落網後,犯罪嫌疑人楊某稱:“砍傷人後,我在三月三廣場坐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騎着摩托車開始潛逃。12年間,我開過租車公司,跟朋友開美容院,還娶妻生子。但這12年,我每天過得戰戰兢兢,每每聽到警笛聲,心中就會莫名的緊張。”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