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中國邁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迎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時點——2020年。這一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2020年也是北辰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補短板、出亮點、上水平”的關鍵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天津市北辰區委網信辦聯合天津市北辰區檔案館推出系列專欄《這是我的村》,以網言網語全面展現北辰農業農村發展新面貌、新氣象、新成就,展現北辰農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趕緊和小編一起看看本期內容吧。郎元村

郎元村原址位於北辰區雙街鎮北,北運河東岸,京津公路西側。村東鄰津京公路,村西與北運河隔堤相連,南距張灣村1.5千米,北與胡園村相距1千米。村呈長方形,佔地面積3平方千米。現址位於雙街鎮星江庭苑小區。2015年,該村戶籍人口1022人。

雪後的郎元村

一、村莊歷史沿革

建村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初爲今武清區郎莊子(郎子義建村於永樂二年)郎姓菜園,始有郎姓佃戶經營。後有張、王、李等姓遷入逐漸形成村落,初名郎家園,也稱郎莊子,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改稱郎園。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天津縣設4鄉34區,郎園村屬北鄉第十八區管轄。中華民國時期,天津縣北鄉,設雙街鄉和漢溝鄉。郎園,隸屬漢溝鄉。1949年3月,天津縣實行區轄村制,村直屬天津縣第八區。1950年7月,並歸天津縣四區管轄。1953年5月,郎園村歸屬張灣小鄉管轄。1958年4月,4個小鄉裁併爲張灣鄉;屬張灣鄉管轄。1958年8月,併入幸福人民公社,張灣大隊轄郎園村。1959年3月2日,幸福公社改稱北倉公社,並實行管理區轄生產隊制,張灣大隊改爲張灣管理區,隸屬張灣管理區。1960年6月27日,隸屬津北畜牧場雙街分場。1961年5月,隸屬北郊區雙街公社。1983年7月,隸屬北郊區雙街鄉。1992年3月6日,北郊區改稱北辰區。1995年9月後,該村隸屬北辰區雙街鎮。

二、環境變化

【道路】

郎元村有京津公路穿村而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村東京山鐵路經多次改建、擴建,全線以建成複線鐵路。60-90年代,域內先後有鐵路津薊線、京九鐵路津霸聯絡線建成通車。至2016年,國道1條,省(市)道1條,鎮級公路1條,鐵路3條。公交車725路、611路、607路等車在郎元設站,規劃地鐵4號線在村口設站,交通較爲方便。

[省(市)道-九園公路]

該路北辰區內段幾乎與郎園引河平行。起於郎園,止於寶坻區霍各莊鎮九王莊村。1999年全線通車,達國家二級公路標準。其前身爲1986年修築郎辛公路(起於郎園止於辛侯莊)。

[鎮級公路-北運河堤路]

20世紀90年代初,雙街鎮政府在北運河大堤東邊南起屈店閘,北至小街村修建道路貫穿全村。水泥路面,1992年竣工。

[橋樑-郎園引河大橋]

1974年郎園引河橋建成,跨郎園引河,橋長30.5米,寬9米,兩側人行道各寬0.75米,水泥方柱護欄,水泥橋面。下部爲單排雙柱灌注樁,最大負荷量單車20噸,掛車10噸。

[跨公路天橋]

2009年後,建跨京津公路天橋1座。

[九園公路地道涵洞]

位於郎園引河南與京山鐵路交匯處。1996年動工,1997年完工。工程總投資約1500萬元,涵洞爲三孔,兩側爲非機動車道,中間爲機動車道。機動車道洞口高4.5米,寬9米,非機動車道洞口高3.65米,寬6米,涵洞兩側引道西側約120米,東側約100米。

【河流】

[北運河]

流經村域內。1972年前,村民均飲用北運河水,1972年,村內打飲水井一眼,建水塔一座。村民告別飲用北運河水。

[郎園引河]

70年代開挖的二級河道郎園引河,流經郎元村。

【衚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村內道路基本都是土路。20世紀50年代後,村裏把主要幹道墊些爐灰渣、白灰渣等。1985年,郎元村鋪設連接京津公路的瀝青路面。1999年,用京津公路改造換下的渣土,鋪設街道和衚衕。老村內有條通往京津公路的主路,東西街3條,分別爲前街、中街、后街,南北向衚衕10條,東西向衚衕5條。90年代,該村街道衚衕全部實現道路硬化。

郎元老村衚衕

三、舊村改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該村村民住房多爲土坯房和茅草房。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村民逐步蓋上磚木結構的平房,80年代後期,村民住房家獨門獨院,三四間北房帶拐彎兩間。蓋房子講究貼瓷磚,打圈樑和地梁,使房子更加牢固。

2009年9月,村內實施舊村改造工程,拆遷361戶,拆遷面積7.76萬平方米。自2012年,村加入雙街鎮示範小城鎮項目,應還遷村民住房面積8萬平方米,公建面積4萬平方米。

拆遷前的郎園村村委會

2020年 星江庭苑小區

2020年 星江庭苑小區

2020年 郎元村黨羣服務中心

四、公共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村內公共設施較少。20世紀60年代初,村內建起紅醫站、小學校、幼兒園、電磨坊、飼養處等公共設施。80年代初,村裏有家庭開辦代銷店,到90年代,村裏建立了村民活動場所、衛生所、幼兒園、村民學校、老年人活動室、標準水衝式廁所等公共設施。

2009年 郎元村公共設施示意圖

郎元村兒童活動中心

五、人文風俗

【人口】

據《典籍中的北辰》載,民國23年(1934年),該村有205戶1058人;據統計資料載,1980年,有245戶1015人;2000年,有342戶1044人;2009年,有360戶1083人;2014年,有362戶1052人;2016年,有300戶1026人。

【姓氏】

該村有姓氏20個,其中張姓是第一大姓,共有77戶,王姓爲第二大姓,共有51戶,第三大姓爲宋姓,共有45戶,劉姓有18戶,李姓17戶,孫姓16戶,陳姓13戶,杜姓9戶,尤姓7戶,黃姓6戶,周姓、鄭姓、丁姓5戶,于姓、郭姓2戶,韓姓、沈姓、趙姓、郎姓、吳姓各1戶。

【方言】

該村爲北辰區武清方言片,該地方言與武清區楊村話相似,在全國方言片區上屬北京官話區懷(來)承(德)片。

六、民間文化

【秧歌隊】

成立於2009年1月,堅持在村活動中心健身娛樂。村委會撥專款爲秧歌隊購置了服裝、鑼鼓等道具,並將村委會院內作爲訓練場地,年節有演出。2014年,秧歌隊有隊員50餘人。

【廟宇】

據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津門保甲圖說》記載,郎家園“興福寺”建在村西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拆除。

下面讓我們通過一個視頻,瞭解一下郎元村的風貌。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北辰區檔案館、雙街鎮政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