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抑鬱症”一詞已經成爲熱詞和熱搜,是全球第4大疾患21世紀人類天敵,經常有新聞報道xx高校學生因xx事由自殺的消息傳出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特別優秀的學子,這不禁讓家長、老師、學校、社會、國家感到惋惜,痛失一人才!又不僅讓人反思,是基礎教育出了問題,還是社會發展太快導致的壓力太大的問題?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基礎教育不是主要兇手,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英國,它們的基礎教育做得好吧,但美國抑鬱症全球第一,足以說明基礎教育雖然可能有部分責任,但不是主要的!

其次,社會的飛速發展,讓人們無暇顧及自己的感受,甚至沒有時間來表達應有的情緒。一位50年代的老人對80年代的子女說:“我們那個時代雖然過得窮困,但壓力也沒有那麼大,條件雖然艱苦,整天爲物質愁,但壓力和工作量是不如你們這一代的。”當今社會,壓力大是常態!

01追溯童年,分析人格

弗洛伊德說:“早期經歷塑造一個人的人格,影響人的一生。”個人以爲,早期經歷對人格的塑造是及其重要的,但人是可以後天的努力,糾正掉童年陰影影響下的錯誤認識和錯誤行爲的,人是可以改變的!改變自己,並不意味着對自己的不滿和否定,僅僅是自己的某些部分出了故障,需要修理!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或更老一輩對我們的影響比較大,它們不可避免對我們產生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不管怎樣,都不要怨恨他們,他們只是以自己認爲好的方式來對自己的子孫好,對他們要理解和寬容。

然而,當我們的意識中,某些部分出現了問題,就不得不趁早去面對它,治癒它

或許,你自己活着完全是給他人看的,即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爲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而千辛萬苦成功後,卻發現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在人生的旅途,通向成功的路上,我們不能沒有別人的認可。但,這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們需要多問問自己的心和感受,它真的很重要,不要忽略它,它能在你迷茫時給出方向,能在你痛苦或悲傷時幫助你宣泄負能量

或許,你常常因爲自己的長相、身材、學習成績、家庭出身而深深自卑。朋友,自卑是可以解的,嘗試學會勇敢,直面問題,沒什麼不可解決的!長相、家庭出身都是先天的,既然你出身在此,不要抱怨,要感恩你有一條寶貴的生命,這不是你的責任,也不能怨父母,他們已經很努力了!而學習成績、身材等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改變學習態度,堅定學習目標,相信自己,學習提升可期!

02關注情感和自我

別被“無私”害了,關心自己,天經地義,自己都關心不好自己,又怎麼能保持心理平衡去幫助他人?自己都不愛自己,又怎麼讓別人來愛?關心自己,也不是自私。自信的人,不需要通過自定義標籤爲“無私”來找自尊!照顧好了自己,再去幫助他人。

別被“謙虛”矇蔽了雙眼。由於我國傳統文化十分崇尚謙虛,致使很多青少年變得有些“虛僞”了,有時候甚至在對自己不甚瞭解的情況下,還總是自責和無理由的責怪自己,這必然是在積累消極能量。還有被誤解了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偉人的風範,不一定適合我們普羅大衆,尤其是內心覺得很不舒服的時候,就別堅持這麼做了,對自己也請好一點吧!

別被“善良”阻礙了人格的發展。各大宗教、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無不是在引人向善,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然而,我們不得不迴歸到哲學的基本問題中的“我是誰”,蘇格拉底留下一句千古名言“認識你自己”,可見,自己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探究的,人也只有瞭解了自己,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才能獲得幸福!而社會要求我們要向上向善,這些要求彷彿鋪天蓋地地向我們砸來,讓我們來不及認識自己。認真客觀反省自己,認識自己吧,這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

別被“理性”衝昏了頭腦。高校是爲社會輸送人才的最後一站,匯聚着天下的精英人才,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和接班人,但不幸的是,有很多十分優秀的學子都因爲抑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自殺了。前不久,某高校研究生因爲接受不了和女朋友分手,跳河自殺了,令其父母淚崩。高校學子的智商肯定沒得說,大多都很高,但許多人的情商卻堪憂,他們無法排解心中的苦悶,無法與自己融洽相處,無法表達自己應有的情緒,可悲又可嘆!

理性和感性都是人不可缺少的兩個部分,缺少理性的人不善於思考也不夠聰明,缺少感性的人不善於表達和管理情緒。而絕大多數的心理疾病都是出在感性上,要麼太壓抑,要麼就未曾注意。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情感十分純粹合理的展現出來,太含蓄的人不妨稍微誇張一點表現。關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必須通過感受來發覺,沒有感受的生活,是蒼白灰色的,關注感受,可以增強生活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03接受你自己,放過你自己

不要再被雞湯、成功學洗腦了,他們傳授的都是不合現實的,努力與不努力,先問過自己,而不是聽命於他們,他們也不是我們的leader,最多隻是個工具。

生活中,總有人對生活不滿意,對他人不滿意,對自己不滿意,總之,對一切都不滿意。這樣的生活態度,其結果一定是不好看的,身邊的人會遠離它,自己也開始討厭自己。

但也有人生活態度很積極,卻依然感到迷茫。他們或者是機械式學習和工作,雖然產出的質量也都很好,卻總感到空心。其原因無外乎:對自己缺乏瞭解,自己在追求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缺乏令自己心動的目標。

不論當下的自己是好是壞,心胸寬廣的你,請包容自己吧,有了包容,才能愉快地調整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退一步,海闊天空,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強迫自己學習和工作,一旦沒做到就深深的自責和懊悔,彷彿時間就應該全部用來學習,全部用來工作似的。放過你自己吧,至少騰出點私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別去強迫自己做任何事情,大可以未雨綢繆,不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地步。真有些事情要不得不去做,而自己真的不喜歡做這些,試着說服自己,與自己來一場促膝長談的對話吧。

04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了活着的勇氣

餘華寫的《活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活着,不需要什麼理由,不需要什麼意義,活着本身就是原因,活着就好。

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被討厭的勇氣》告訴我們:原來,真正的自己,並不需要別人的稱讚和賞識,他或許令別人討厭,但卻不是我們不接受自己的理由。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告訴我們:抑鬱症可以好起來的,要有耐心和信心,要有活下去的勇氣。

我們遇到的問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可獲取的解決途徑真的很多,這也是信息時代下的福利吧。得了抑鬱症,多運動,多喝水,少動腦,敞開心扉,多關注新的東西,關注生活的美好,同時要封閉一點,以免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對病情造成影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儘可能接受生活的全部美好,寫日記記錄心情,同時別忘了看醫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