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厚,酒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白酒酿造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祖先的智慧,也是后人的继承和发扬。随着历史的发展,酿酒技术的深化和实践,工艺的进步和完善,白酒业已由过去的手工小作坊,成长出一批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的,有规模、有技术、有现代化设备和管理理念的花园式的生态微生物制造业。白酒的品质和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为满足社会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创造财富,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白酒是天然生态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生成与酿造过程中的原料,工艺和操作有关,其酿造微生物更是密不可分的,白酒酿造是开放式操作,网罗了自然环境的微生物,又因是连续发酵,微生物又经过长期驯化、演变等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主要包括霉菌、酵母、细菌和放线菌,通过复杂的代谢机制、微生物化学反应,形成酒中不到2%的香味物质。目前发现有醇、酯、酸等12大类,上千种成分,含量在100毫升中,有几百毫克到几微克,由于含量比例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这些充分说明白酒微生物种之间的复杂性,生产中经过存优、淘劣的优生性,达到酒体中各种物质成分、口感及卫生等的平衡。

中国白酒这种固态发生产有极强的生命力,他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代表,是中国的国粹产业。

中国白酒有广泛的根深性,社会影响广泛

第一,中国白酒深根于社会,中国白酒把白酒的“灵魂”总结成“通”,因为它“通文化”“通政事”“通朋友”“通身心”,说明白酒业与自然环境,社会交流,身心体现紧密相联系,并有悠久的历史。

第二,白酒的“包容文化”有多元博大的思想境界,它能在时尚和传统中寻找平衡,在开放的坚守中张扬个性,它为一个团队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运行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这种“包容文化”的积极意义,是以人为本,多元并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一种责任的姿态对待社会和人生。

第三,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社会从温饱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时候,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白酒消费的增长是必然的,经过调整,功利饮酒的成分会越来越少,使消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饮酒是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是对人们精神世界心理情节的调适,如何去满足当前饮酒的时代特征,享受和谐,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不能低估中国白酒业在科技上的创新

中国白酒开辟了酿酒原铺料的广泛性、从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糯米、大麦、荞麦等,公认稻壳作为原铺料最好,充分显示因地制宜的地域特点,生产上很注意如何把粮香置入酒中,有多粮,单粮,荞香等命名的酒。

开创了天然微生物为人类服务的先例,白酒业是农耕经济的产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湿度,水质及风速等,特别是对微生物的影响,是产生不同风格酒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白酒的出酒率,优质品率做出了贡献。

白酒工艺创造了以酸制酸的开放式工艺,结合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调整入窖出窖的酸度、水分、淀粉、酒精浓度上遵从前缓、中延、后落的升温规律,作为日常操作的控制因素。

现用的排盖式甑桶蒸馏器,这是根据“二锅头蒸馏”原理,经长期实践而得,用这简易的方法,收集和浓缩了酒醅中的酒精和香味物质,摸索出影响蒸馏的主要因素是:蒸馏时间,乙醇蒸汽的浓度,蒸馏提香层的厚度。并因此引出科学的串蒸工艺,很有使用价值。

创建的“勾兑”工序,完善了工艺的不足,提高了酒的产量和质量,稳定酒的风格,增加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培养着技术人才。

白酒酒体从香味成分上树立以酸酯为主体香的独具风格的中国白酒,从口感上传承了中国人喜欢的花香味、酱香味和陈醇味,这些风格深深的扎在消费者心中。

白酒事业发展壮大的科技力量

这两年酱香型酒发展快,解决了各种调味酒的生产应用,开发出不同档次产品,当前面临市场变化大、发展快、规模大、香型品种数量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如何科学化、系统化、缩短白酒储存期,很多企业一直在探讨各种储存方式或先进技术的应用,这方面一定会有所突破。

互联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社会发展,白酒业如何借力互联网转型和调整,它不仅仅是营销和管理,也关系到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我们去学习,探索和应用。

发扬饮用中国白酒的正能量

统治白酒消费的是文化,占重要地位的是饮酒文化,根据历史的发展,白酒消费的社会实践,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乙醇对人体的危害。目前只能在“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框架内,积极宣传饮酒的正能量。

白酒是精神文化产品,它又依赖于白酒的物质属性,如何发挥出白酒的物质功能,使白酒的口感体验出:陈香、舒爽、高雅的风格,使饮者得到清心舒畅,心旷神怡,唯美享受。这是人性化至高的精神境界,是未来白酒质量风格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