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古代文人結下了深厚的緣分。蘇軾的一句“詩酒趁年華”,恐怕是許多文人的心聲。既然喝酒,就難免會有喝醉的時候。醉酒後的文人,也留下了許多風雅之事。

“斗酒詩百篇”的李白,醉酒後讓力士脫靴,貴妃捧研;賀知章曾經“金龜換酒錢”;白居易曾經在酒後“笑呼張丈喚殷兄”;杜牧曾經在酒後向朋友討要人家的歌妓,人家笑而不語,杜牧寫下了“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的詩句;辛棄疾在酒後“以手推松曰去”;山濤的兒子山簡,溫文爾雅,頗有父親的風範,但也是嗜酒如命,每每在朋友家喝得倒栽而歸,當時流行一首兒歌,“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栽歸,酩酊無所知”;劉伶則隨身帶着一把鐵鍬,吩咐家人,我在哪裏喝得醉死了,就把我隨便埋在哪裏……

蘇軾,也是一位很愛喝酒的文人。他留下的和酒有關的詩詞,也相當多。他在《菩薩蠻·述古席上》中寫道,“醉客各西東,應思陳孟公”;他在《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中寫道,“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他在《南鄉子·和楊元素》中寫道,“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痛飲從來別有腸”;他告訴弟弟蘇轍,“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唯酒可忘憂”;他告訴內弟王緘,“殷勤且更盡離殤。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他還曾經“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晴”。

既然這麼愛喝酒,蘇軾也難免會有酒後出糗的時候。酒後出糗的蘇軾,會是什麼樣子?他也像很多人一樣,連家都回不去,倒在路上睡了一晚。然而,這一晚的野外獨宿,卻讓蘇軾寫出一首美麗的詞,那一晚的夜景,在蘇軾的筆下,也彷彿成了人間仙境——

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曖曖微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醉欲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在這首詞的前面,還有蘇東坡自己做的一個小序,“春夜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少休。及覺,已曉。亂山蔥蘢,不謂塵世也!書此詞橋柱。”——一個春天的夜晚,蘇軾在蘄水旁的酒家飲酒,不知不覺就喝多了。乘着月色回家的時候,走到一座小橋上,實在不想走了,就下馬準備歇一會兒再走。沒想到這一歇,就睡着了。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了。蘇軾看着周邊的景緻,亂山蔥蘢,彷彿並未人間,而是仙境,忍不住在橋柱上寫下了這首詞。

“照野瀰瀰淺浪”,瀰瀰,是指河水翻騰奔湧的樣子。出自《詩經·新臺》,“新臺有泚,河水瀰瀰”。“橫空曖曖微霄”,有的版本也寫作“層霄”。這兩句詩,立刻就刻畫出一個美輪美奐,如同人間仙境一般的畫面,皎潔的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幾絲淡淡的雲彩。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醉欲眠芳草”,障泥,指的是馬身上垂下來的擋住泥土的馬韉。玉驄,代指好馬。馬背上的障泥還沒有解下來,我就醉得受不了,急迫地需要在芳草萋萋的地上,好好地睡上一覺。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簡簡單單的十二個字,又勾勒出一幅如同仙境般的美麗畫面,天上的明月投影在水中,晶瑩如玉。我不忍踏破這瓊瑤般的明月啊。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因爲不忍“踏破瓊瑤”,蘇軾便解下馬鞍,當着枕頭,就在這綠楊橋便酣然入眠。寫前邊七句,蘇軾還有知覺,還知道欣賞曠野的美景。這一句“解鞍欹枕綠楊橋”後,蘇軾便再也立刻沉睡過去,直到一聲杜鵑鳥的鳴叫,將他從夢中喚醒。

美輪美奐的一首詞,恍如仙境的景緻描寫,背後是一個醉醺醺的東坡先生。相比較蘇軾的其他作品,這首詞並不太出名,卻也將蘇軾豁達超脫的淡然性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