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至21日,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電子學會聯合主辦的"兆易創新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南京成功舉行,西安交通大學學子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衛冕最佳團體獎。

在全體參賽隊員努力下,西安交大獲得各類一等獎6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9項、最佳論文獎1項和最具商業價值獎1項,以團體總分第一的成績成功衛冕最佳團體獎,並獲得大賽優秀組織獎和華爲專項賽優秀組織獎。

全國一等獎獲獎隊伍簡介

團隊:圓盤小隊

獲獎等級:技術賽一等獎、華爲專項賽一等獎

學生作者:楊思恩、吳昂瑾、肖鍾秀

指導老師:裴雲慶(優秀指導老師)

團隊搭建了圓盤控制系統樣機,依靠多電機在多自由度的協同控制,牽引圓盤在1cm誤差範圍內實現了諸如圓、梯形等多種圖形的軌跡位姿動作,併成功實現了圓盤追蹤特定顏色目標。作品從結構、控制策略和二次開發性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爲進一步研究多電機協同控制方法提供了參考,在3D打印、自動焊接等工業自動化設備控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背景和發展潛力。

團隊:FGM小分隊

獲獎等級:技術類一等獎、最佳論文獎

學生作者:江智慧、王超、李曉冉

指導教師:張冠軍(優秀指導教師)

增材製造(3D打印)作爲製造工業的一項變革性技術,已成爲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而目前的商用3D打印機由於難以實現連續梯度材料的製備,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包括機械、材料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爲了實現連續梯度材料的增材製造,本項目開發了一套主動混合連續梯度3D打印機,突破了現有梯度材料的製造瓶頸,適用於多種不同的材料體系。多個應用案例表明:開發的3D打印機能夠製備出力學、電學、熱學等不同類型的連續梯度分佈製件,滿足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

團隊:抗疫青年軍

獲獎等級:商業計劃書一等獎、最具投資價值獎

學生作者:王聰、樊文碩、張彤宇

指導教師:常正實(優秀指導教師)

團隊依託陝西省高電壓與放電等離子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拓展"電氣+"的多學科交叉理念。基於放電等離子體技術,研發了適用於室內空氣殺菌消毒、污染物降解和資源化利用的全方位一體化高效淨化系統。該系統集成了快速富集、等離子體滅活微生物/病毒、病原體數據庫和處理效果智能追蹤與反饋等功能,結合微控制器,適時匹配運行參數,實現了裝備的智能化控制和節能降耗綠色運行。

團隊:陸巡智能

獲獎等級:商業計劃書一等獎

學生作者:石明傑、張銘、陳佳美

指導老師:孫宏濱(優秀指導教師)、魏澤龍

陸巡智能團隊專注於機器人及系統工程建設,打造機器人智聯網解決方案,致力於以先進科技創意引領巡檢移動機器人發展,衆志成城獻計建設智慧互聯時代。團隊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機器人智聯網平臺,提供國內外一流的巡檢移動機器人智能系統,可實現企業與政府的需求所想即所得,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極具行業競爭力。

團隊:星銳科技

獲獎等級:華爲專項賽一等獎

學生作者:任林淵、萬臻博、李蘭茜

指導教師:丁衛東、王亞楠

團隊研發的超高重頻亞納秒脈衝源,突破了大功率百千赫茲重頻下的高效散熱技術,實現了兩路皮秒脈衝源的高效合成,有效提升了亞納秒脈衝源輸出幅值、重複頻率以及頻帶上限等關鍵參數,整體結構非常緊湊。所研製的超高重頻亞納秒脈衝源通過多路同步或時序觸發控制技術,可進一步拓展輸出參數範圍,在電磁干擾、誘導癌細胞凋亡以及探地雷達方面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參賽過程

研究生院(電信學部)電子設計競賽工作室負責本屆大賽的校內工作,疫情期間通過多渠道宣傳充分調動學生參賽積極性,共組織93支隊伍報名參賽。在校內選拔階段,以在線會議的形式邀請電信學部吳勝利、梅魁志老師對參賽隊伍逐一答辯評審,最終有21支隊伍晉級全國總決賽。在總決賽階段,吳勝利老師再次爲晉級決賽的隊伍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指導。

疫情期間在線答辯

吳勝利老師爲晉級決賽隊伍指導

總決賽現場專家評審參賽作品

總決賽現場師生合影

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於2020年4月正式開賽,來自二百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818支隊伍報名參賽。經過八大分賽區緊張的初賽評審,共有402支隊伍晉級全國總決賽。競賽以含金量高、參與程度深、綜合素質要求高、與產業緊密結合爲特色。競賽由技術類競賽和商業計劃書專項賽兩大部分組成,分自主命題和企業命題兩種形式,作品涉及內容覆蓋了工業、能源、交通、國防、教育、農業、旅遊、健康、養老等社會生活多個領域。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歷年來注重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通過設立競賽工作室、開設創新實踐課程、開展校企協同育人、承辦競賽以及經費支持等措施,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西安交通大學在本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蟬聯全國第一,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社會聲譽和影響力。

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官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