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

[唐]王昌龄

西陵①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注】

①西陵,因汉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长安西北,故有此称。相传其得多富贵游侠之徒。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古体诗“借汉写唐”,塑造了一位奔赴国难、不计功名的热血游侠少年的形象。

B. 诗歌第一句开篇点题,“西陵”暗示少年的社会地位;“侠”表明少年具有侠义情怀。

C. “西陵”“单于”“井陉”“燕山”等词语的运用,使全诗呈现遒劲高古的风格特点。

D. 第八句反用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单于到燕然山勒石记功的典故,翻出新意,饶有兴味。

15.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这两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诗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4. C C项,“使全诗呈现遒劲高古的风格特点”错误。诗歌整体风格特点应该是刚健豪迈,而非遒劲高古。

15. 第一问:①在那青槐夹道的驿路上,一匹白马如同流星一样飞驰而过。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白马在驿道上奔驰的画面,暗含边疆形势危急。第二问:①第一二句描写游侠少年“送客”时轻松悠闲的画面,而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个风风火火的紧张画面,与上文形成文意转折。②这两句诗引出五六句“白马如流星”的原因——胡人侵扰边疆,同时为游侠少年慷慨赴边报国作铺垫。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鉴赏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思路,按要求作答。本题问诗句含义和结构上的作用,就要把握全诗内容作答。“西陵侠少年”,“西陵”,因汉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长安西北,故有此称。相传其得多富贵游侠之徒。此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是西陵的一位少年游侠。“送客短长亭”,“短长亭”是指古代在路边修建的专供送别及行人休息的亭子,十里为一“长亭”,五里为一“短亭”。这句是写少年游侠仗义疏财,交游甚广,当慕名来访的客人离去时,他都要亲自为之饯行。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路”,指驿路。意为:突然有一天在那青槐夹道的驿路上,呈报紧急公文的信使骑着白马如同流星一样飞驰而过。诗人于此突然插入了一个风风火火的紧张画面,与前面“送客”的安闲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悬念顿生,扣人心弦。

“闻有羽书急”,“羽书”,指军中的紧急文书。此句意为:原来这是一道来自边关的紧急军事公文。“单于寇井陉”,意为:这道紧急公文传来了胡人侵扰井陉的消息。

“气高轻赴难,惟顾燕山铭”,此两句意为:少年得知外族入侵、边境告急的消息,义愤填膺,浩气冲天,义无反顾地从军赴边,英勇杀敌,立志要像窦宪那样驱逐鞑虏,“刻石燕然”。“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两句,既承上,形成文意转折,又启下,为写“气高轻赴难,惟顾燕山铭”奔赴战场做铺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