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

[唐]王昌齡

西陵①俠年少,送客短長亭。

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

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注】

①西陵,因漢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長安西北,故有此稱。相傳其得多富貴遊俠之徒。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這首古體詩“借漢寫唐”,塑造了一位奔赴國難、不計功名的熱血遊俠少年的形象。

B. 詩歌第一句開篇點題,“西陵”暗示少年的社會地位;“俠”表明少年具有俠義情懷。

C. “西陵”“單于”“井陘”“燕山”等詞語的運用,使全詩呈現遒勁高古的風格特點。

D. 第八句反用東漢竇憲追擊匈奴單于到燕然山勒石記功的典故,翻出新意,饒有興味。

15. “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這兩句詩有什麼含義?在詩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14. C C項,“使全詩呈現遒勁高古的風格特點”錯誤。詩歌整體風格特點應該是剛健豪邁,而非遒勁高古。

15. 第一問:①在那青槐夾道的驛路上,一匹白馬如同流星一樣飛馳而過。②這兩句詩通過描繪白馬在驛道上奔馳的畫面,暗含邊疆形勢危急。第二問:①第一二句描寫遊俠少年“送客”時輕鬆悠閒的畫面,而這兩句詩描寫的是一個風風火火的緊張畫面,與上文形成文意轉折。②這兩句詩引出五六句“白馬如流星”的原因——胡人侵擾邊疆,同時爲遊俠少年慷慨赴邊報國作鋪墊。

【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內容及鑑賞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結合全詩理解詩意,把握詩歌的思路,按要求作答。本題問詩句含義和結構上的作用,就要把握全詩內容作答。“西陵俠少年”,“西陵”,因漢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長安西北,故有此稱。相傳其得多富貴遊俠之徒。此句點明瞭主人公的身份是西陵的一位少年遊俠。“送客短長亭”,“短長亭”是指古代在路邊修建的專供送別及行人休息的亭子,十里爲一“長亭”,五里爲一“短亭”。這句是寫少年遊俠仗義疏財,交遊甚廣,當慕名來訪的客人離去時,他都要親自爲之餞行。

“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路”,指驛路。意爲:突然有一天在那青槐夾道的驛路上,呈報緊急公文的信使騎着白馬如同流星一樣飛馳而過。詩人於此突然插入了一個風風火火的緊張畫面,與前面“送客”的安閒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可謂懸念頓生,扣人心絃。

“聞有羽書急”,“羽書”,指軍中的緊急文書。此句意爲:原來這是一道來自邊關的緊急軍事公文。“單于寇井陘”,意爲:這道緊急公文傳來了胡人侵擾井陘的消息。

“氣高輕赴難,惟顧燕山銘”,此兩句意爲:少年得知外族入侵、邊境告急的消息,義憤填膺,浩氣沖天,義無反顧地從軍赴邊,英勇殺敵,立志要像竇憲那樣驅逐韃虜,“刻石燕然”。“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兩句,既承上,形成文意轉折,又啓下,爲寫“氣高輕赴難,惟顧燕山銘”奔赴戰場做鋪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