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月②。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 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 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2. 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B B项“悲伤的惜别之情”错,整首诗感情豪迈,虽写送别,但从“岂能愁见”“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以看出并没有悲伤之情。

2. ①李副使出塞旅程艰苦。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写旅程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②李副使经历非凡。他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置乡愁于脑后。③李副使志向远大。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注意审题,明确答题方向。本题考生可以围绕李副使“英雄”的特点去原文一句句找,关注意象还有关键词。如首联“火山”、“赤亭”这样的意象暗示旅程艰苦。也表明李副使不畏艰险、毅然前行的豪迈。颔联“月”的意象,“惯度”“岂能愁”这样的关键字眼可见他经常出入边地,早已置乡愁于脑后。尾联“功名只向马上取”表现他志向远大,希望立功扬名。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这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翻译】

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