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存一枚銅錢,利息是前一天本金翻倍,30天后沈萬三差點破產

2020年中國財富榜上,杭州阿里巴巴的馬雲以2957億位列中國第一,深圳騰訊的馬化騰以2876億緊隨其後,可以說,這兩人刷新了我們對個人財富的認知,但是,在歷史上,有沒有比他們更富有的個人呢?

答案是,有。

你可能第一時間腦海中會跳出來相關人物,但是這個人既不是陶朱公范蠡,也不是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而且元末明初中國第一首富沈萬三。

根據史料記載推測,沈萬三在最巔峯時期,其個人資產以及現金合計不下20億兩白銀,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6000億,而當時沒有股市身價之說,他擁有的是實打實的資產,堪稱中國5000年第一商。但是,這位第一商卻在明朝立國後迅速慘敗並銷聲匿跡,又是怎麼一回事?

朱元璋存下一枚銅錢,30天后沈萬三竟要還5億?

元末明初,江南一帶出現了一個豪富,他以耕種、田產起家,賺取到原始資金後又以酒樓、飯店、當鋪、銀樓、錢莊、車馬、絲綢、瓷器、糧食以及茶葉等等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商業投資而發家致富,不僅積累下萬貫家財,甚至在後期還學戰國大商人呂不韋試圖搞政治投資,這個人就是沈萬三。

但是,沈萬三在功成名就後,卻又很快銷聲匿跡,在瞭解真相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據明朝董谷所寫的《碧裏雜存》記載,明朝初年沈萬三和明太祖朱元璋之間發生過一件趣事。

當時朱元璋借給沈萬三1枚銅錢讓他生利息,結果30天后沈萬三卻得還朱元璋5億。

據說,某年初一明太祖朱元璋召見沈萬三,對沈萬三說:“朕聽說你的錢莊信譽好,因此朕決定將一枚銅錢放在你這裏生利息。”

這句話乍然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問題就出在錢莊、利息以及一枚銅錢上。作爲開國皇帝,朱元璋難道只存得起一枚銅錢?不,恰恰相反,沈萬三聽完,據說面如死灰,身子瑟瑟發抖。他瞬間就明白了,這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要對自己這個中國第一首富下手了,心想:我命休矣。

一枚銅錢存銀莊計息,只是皇帝找的隨意得不能再隨意的藉口,甚至充滿了一種黑色幽默。

然而在中國曆代封建王朝裏,沒有任何商人能與政客掰手腕。面對手握軍權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中國第一首富沈萬三更是猶如待宰羊羔,不得不誠惶誠恐地接過朱元璋給的那一枚銅錢,問道:“不知陛下要怎樣爲此枚銅錢計息呢?”

只見朱元璋笑道:“從初二開始,只要將前一天的本錢翻倍就可以了。”

這句話輕飄飄,好似在說我借你一粒米,以後每天只要將前一天的米數翻倍,30天后你本息還我就可以。然而只要學過高中數學的人就能輕易算出來,這種每天翻倍的計息方式是個可怕的思維陷阱。

30天后,沈萬三拿起算盤一算,截至當天他需要爲那一枚銅錢支付高達5億3千多萬枚銅錢的利息。可以說,這已經不是高利貸,而是另類的巧取豪奪,百分百的計息,沈萬三爲了弄到現金流的同時維穩銀莊,不得不變賣家產,用來支付這筆利息。

後來,沈萬三又被朱元璋拉去,以一人之財力修築了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牆;因爲弄丟了朱元璋御賜給他的一枚銅錢,被以“蔑視君威”爲由發配雲南,其家人也被流放,家產全部充公,結局是慘不忍睹,無人敢爲其出頭,其窮盡半生掙下的家業錢財也悉數成了過眼雲煙。

爲什麼朱元璋身爲一國之君,一定要和沈萬三過不去?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沈萬三在江南乃至全國已經是赫赫有名,商業觸手遍佈全國,就連海上貿易他都是獨一無二的霸主,手底下靠他喫飯的掌櫃、夥計不計其數。而他之所以敗得那麼慘,和前文提過的一個事情不無關係,那就是搞政治投機。

沈萬三曾與一位元末起義軍首領張士誠交好,替其籌糧籌錢支援其征戰,而其征戰的一大對象就是當時同爲起義軍首領的朱元璋。可惜,張士誠最終慘敗在朱元璋手中,後者驅除韃虜,建立大明王朝,沈萬三‘奇貨可居’的政治投機功虧一簣,甚至是引火燒身。

而這把火毫無疑問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對張士誠的厭惡程度遠超陳友諒,他在立國後規定原張士誠核心領地內的百姓賦稅比別處高三成,而對沈萬三這個張士誠餘孽更是欲除之而後快。

此中原因,一方面是因爲貧農出身的朱元璋重農抑商思想嚴重,用沈萬三這個明初首富來“劫富濟貧”能夠最快速度使得百廢待興的大明王朝充盈國庫,甚至是得到軍餉、物資以支持決戰北元的國策;

另一方面,無商不奸,元末商人投機倒把,偷賣賑災糧食的事情比比皆是,沈萬三更是其中佼佼者,許多貧苦百姓、災民就是因爲無良奸商的操作導致困餓而死,家破人亡。大明功成立國,自然就到了清算的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