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兩將者(白起和韓信),殆蚩尤之敵對,開闢所稀有也,何者勝,或曰:白起功多,前史以爲出奇無窮,欲窺滄海,白起爲勝,若夫韓信,斷幡以覆軍,拔旗以流血,其以取勝,非復人力也,亦可謂奇之又奇者哉。——何晏

中國古代歷史,是一部朝代的興衰和更替的歷史,而貫穿其中的是戰爭,既然說到了戰爭,就不得不提領兵打仗的將軍,因爲一場戰爭的勝負,將軍的統兵才能是關鍵。

當然,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將軍出色,往往能以少勝多,這類戰爭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甚至可以說是經常發生的。

古代的將軍有很多,但能被稱爲名將的卻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影視中的韓信

但是名將之間卻也有個高下之分,而對名將的對比,古來有之,就如開篇的引用,就是何晏對白起和韓信的比較。

白起和韓信都被後世稱爲“戰神”,那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其實白起是不如韓信的,別急着反駁,且聽飛魚慢慢分析。

韓信著有兵法,而白起沒有。

自古以來,能被稱爲名將的將軍雖然只是將軍中的一少部分,但是由於將軍的基數大,這也就導致了名將的數量也不少。

不過能寫出兵法的名將卻寥寥可數,我們能說得上來的寫有兵法的名將,也就是孫武、尉繚、吳起、孫臏等人,而韓信也寫出過兵法,史稱《韓信兵法》。

影視中的白起

由此可見,韓信在帶兵打仗上是有自己的一套的,不然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打仗的技巧,按照前人的兵法寫出來,也只會貽笑大方,很顯然,韓信並不是這樣的人。

白起在這方面,顯然是塊短板,因爲他沒有寫過兵法,至於爲何不寫兵法,很多人認爲白起是不屑於寫,其實不然,如果深究其原因,是白起寫不出,寫兵法需要識字,而白起成長的環境,是沒有受教育的條件,因爲商鞅就爲秦國人值了兩條路,要麼當兵,要麼種地,想當士子,沒門。

韓信打仗不在乎士兵的個人能力。

關於韓信,我們知道一句話,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簡單八個字就把韓信統兵的能力揭示的淋漓盡致,也就是說,韓信所能帶的兵,是沒有上限的,給多少就能帶多少。

古代通訊並不發達的情況下,能讓幾十萬的大軍聽從指揮,並且發揮出可怕的威力,這點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因爲中間稍有差池,就會造成士兵不懂將軍接下來的意圖,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前軍已經撤退,後軍還在進攻的情況。

影視中的韓信

不過韓信帶兵,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此外韓信帶兵打仗也不在乎士兵個人能力,甚至可以說在韓信手下,沒有弱兵,不管韓信接到的兵一開始是什麼樣子,在韓信的訓練下都能成爲精兵。

此外,在韓信爲劉邦打江山的途中,劉邦時不時就會把韓信的精兵給抽調走,一來爲了防止韓信勢大,二來用韓信訓練出的精兵,仗也好打,但儘管如此,韓信依然是連戰連捷,無一敗績,可以說劉邦的半壁江山都是韓信打下來的,並且被後世譽爲“兵仙”。

白起打仗更依賴士兵的個人素質。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他一生爲秦國開疆擴土,有效地消滅了山東諸侯的有生力量,可以說秦國有了白起才能更爲順利地消滅山東諸侯。

但是白起所打仗,其實很依賴士兵的個人素質,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那就是白起率領士兵攻破郢都,這無疑是一項極大的戰績,但這個過程中似乎沒有任何技巧而言,就是靠着士兵的勇猛,不斷衝擊,甚至用水淹了郢都數萬百姓。

影視中的白起

此外,白起一生雖無敗績,但是他打的都是有把握的戰爭,一旦沒有把握,白起是絕對不會帶兵出戰的,從後來秦昭襄王數次命令白起進攻趙國,但白起已無滅趙把握,就死活不願出擊,就能看出。

此外,白起手下士兵的勇猛,並不是白起訓練的好,而是商鞅制定的軍功制威力大,畢竟殺敵,就能換取爵位,就能成爲人上人,士兵打仗都像打了雞血一般,那是閉着眼往前衝,可以說是商鞅變法刺激了秦國士兵,也成就了白起。

白起比韓信厲害?

有人認爲白起要比韓信厲害,理由是戰國時期白起的對手都是戰國諸侯的正規軍,而秦末時期韓信面對的是一羣烏合之衆,並不是楚霸王項羽,其實這隻看到了一方面,秦末時期士兵的作戰意識和兵器的先進程度,已經要比戰國時期的好太多了,此外還忽略了白起帶的兵也是精銳。

影視中的韓信

即便只是一羣烏合之衆,韓信打得也幾乎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更何況韓信手下的也不是精兵,甚至可以說是一羣老弱病殘組成的雜牌軍,而韓信訓練出的精兵不斷被劉邦抽走,對付楚霸王去了。

白起和韓信都是一代戰神,所處的環境不同,也無法讓他們兩人能來一場對決,真正的一較高低,但是透過上述分析,我們還是能夠看出誰更勝一籌。

我們假使設想一場戰爭,而把白起和韓信作爲對手,其實我們就能更爲直觀的分析,兩人在統領同樣數量、同樣質量的士兵,其實白起會略有遜色,戰爭中士兵必然會有損傷,但是韓信不怕,因爲他能更好的訓練士兵。

影視中的白起

但是白起就不行,他訓練士兵的能力有限,當出現損傷之時,白起必然會落下風,尤其是當士兵的質量都比較糟糕的時候,白起就無法把這些士兵轉化爲精兵,對上韓信這樣的,自然打不過。

不過儘管如此,亦不能否認白起之功,在戰國那個紛亂的年代,白起可以說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戰神,從普通士兵到位高權重的大良造,白起這一路走來,亦可謂是風光無限。

不過白起和韓信的最終結局似乎可以說是殊途同歸,都是不世之名將,最終卻都死於自己人之手,這似乎又是古代武將不得善終的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