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警》遊戲中的蘇聯核彈

時間回溯到20世紀20年代末,那時候蘇聯剛誕生不久,美國還沒有成爲西方老大,世界沒還有明顯的陣營劃分,科技也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絕大部分的科技、設備都可以自由流通,在這一時期,蘇聯依靠西方的技術完成了工業化,奠定了與西方世界分庭抗禮的基礎。

歷史就是這麼巧合:1928~1932年,蘇聯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1929~1933年,世界爆發了全球性經濟危機。蘇聯對各種物資、設備、技術如飢似渴,西方世界的各種物資、設備堆積如山,發愁處理。二者結合發生了奇妙的反應——僅僅10年(加上二五計劃),相對落後的蘇聯便躍升爲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大國。

30年代蘇聯裝甲部隊

01

相對於美德英法而言,建立在帝俄廢墟之上的蘇聯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

以1928年爲例,這時蘇聯通過實行“新經濟政策”,早已醫治好了戰爭創傷,工農業生產總值恢復甚至超過了1913年一戰之前的水平。

但是,這一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只相當於美國的1/8,全國99%的耕種要靠畜力或人力來完成。鋼鐵、電力生產落後,汽車、飛機制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等等最新的大工業幾乎一片空白。

列寧和斯大林十分清楚蘇聯的落後情況,也極其渴望實現蘇聯的工業化。但是,工業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技術積澱和財富積累,需要社會各方面都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水到渠成。蘇聯明顯不具備這些條件。

不具備條件,就只能走捷徑——依靠本國積累資金,依靠外國技術積澱。

衆所周知,蘇聯工業化的起步資金,主要來自於農民,即通過農業集體化和工農業剪刀差籌集資金,以及向外國出口糧食換取外匯。依靠外國技術積澱,主要是指引進西方設備、技術、人才。

對於後者,列寧和斯大林非常贊同。

列寧曾說過,社會主義實現得如何,取決於我們蘇維埃政權和蘇維埃管理機構同資本主義最新的進步的東西結合的好壞。又說:“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管理制度+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總和=社會主義。”

斯大林也認爲,蘇聯與西方相比落後了100年(有點誇張),如果它不用自己的原料換取西方國家的機器設備,那就很難靠本身的力量組織運輸業,發展工業並使城鄉工業電氣化。

聯共(布)也曾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蘇聯工業裝備落後、技術低下、工程技術人員缺乏,並指出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最迅速的辦法,就是從西方工業國大量進口機器設備,引進先進技術。

指導思想確定後,剩下的就是怎麼落實的問題了。

1928年10月,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正式啓動,目標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此後4年零3個月的時間裏,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企業相繼落成,這種以電力、鋼鐵冶煉和機器製造等產業爲主體的工業建設,實際上是在補第二次科技革命落下的功課。

可以這麼說,在實行五年計劃之前,俄國-蘇聯整體上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斯大林時代的工業化,也是蘇聯的第二次科技/工業革命。

30年代的莫斯科街頭

蘇聯的五年計劃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一上來就是重工業,這種搞法很罕見,有逆天轉運的意思,目的是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不受外國欺負和顛覆;二是強制性高速度,全民加班加點,鼓足幹勁,發揮熱情,把五年計劃縮短到4年3個月完成,斯大林說過: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落後者就是要捱打的;三是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自立,這個是今天要說的重點。

02

早在1921年,年輕的美國商人哈默就進入克里姆林宮見到了列寧,哈默此行是想和蘇聯建立貿易聯繫,列寧也在爲恢復戰爭創傷和西方的封鎖而發愁,於是欣然同意。

經哈默遊說、搭橋,30家美國大公司組成了美國聯合公司,進行對蘇貿易,將美國的糧食和工業產品運到蘇聯,再從蘇聯運回原料和礦產。

石油大王哈默

雖然當時西方政界敵視、封鎖蘇聯,但商業往來還是比較自由的,蘇聯在推進“新經濟政策”時,也吸收了外國資本和技術。一五計劃展開後,蘇聯加大了引進外國技術設備的速度。

比如,1928年蘇聯花100萬金盧布請美國麥基公司設計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藍圖,圖紙由450名工程師日夜繪製,完善到了每一個螺絲螺帽和螺栓,無論從工作量和精確程度上來講,都是空前的。

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建成後,立即就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鋼鐵廠,這也是蘇聯一五計劃最大的項目。

1929年10月,也就是蘇聯開戰一五計劃一年之後,美國紐約股票市場突然狂跌,由此拉開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的序幕。很快,銀行倒閉、生產下降、工廠破產、工人失業,危機從美國迅速蔓延到了除蘇聯之外的整個世界。

長長的失業隊伍

這次經濟危機深刻改變了30年代的政治經濟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一些國家爲擺脫危機,走向法西斯道路,一些國家爲了轉移國內危機,發動了對外戰爭,蘇聯則把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變成了自己發展的“機遇”。

經濟危機期間,西方工業國產品積壓,爲尋找銷路相互壓價,工廠停工或破產後,大量熟練工人和工程師失業,這些都爲蘇聯引進技術、設備、人才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1929年,美國1123家公司通過美蘇貿易公司,與蘇聯簽訂了供貨合同,1930年,英國和蘇聯簽訂了貿易協定,願意爲對蘇貿易提供有利條件,1931年,德國工業代表團訪問蘇聯,之後兩國簽訂了貿易協定,德國向蘇聯提供貸款,用於蘇聯從德國購買機器設備。

拖拉機

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是世界上進口機器設備最多的國家。1931年,蘇聯進口了世界市場上1/3的機器設備,1932年,這個比例增加到了1/2,另一組數據顯示,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有50%賣給了蘇聯,1932年英國出口的機器設備有90%賣給了蘇聯。

蘇聯三大鋼鐵廠,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庫茲涅茨鋼鐵廠和扎波羅熱鋼鐵廠,全套機器設備和技術,都來自於美國。蘇聯原有的20個鋼鐵廠,也利用西方技術和設備進行了改造升級,在此之前,據美國專家估計,蘇聯的高爐建造技術比西方落後了50~75年。

蘇聯的三大拖拉機廠,斯大林格勒廠、哈爾科夫廠、車里雅賓斯克廠,也是用西方技術、設備建立的,斯大林格勒廠基本上就是從美國的拖拉機廠拆運組裝而來的,到1932年,蘇聯的拖拉機產量就達到了全球第一,而在此之前,蘇聯沒有拖拉機制造業。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個拖拉機廠,不只是單純的造拖拉機,也造坦克和自動火炮。

蘇聯的三大汽車廠,高爾基汽車廠、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和雅羅斯拉夫爾汽車廠,構成了二戰前蘇聯的汽車工業,其中高爾基廠是美國福特汽車廠的翻版,從1932年起,每年有十萬輛嘎斯牌客車和卡車下線,剩下的兩個老廠則全部用西方工作母機重新裝備擴充。

其他產業,如機械製造、冶金化工、礦場電站、鐵路地鐵、船舶飛機、農業紡織,以至於軍工廠,都離不開西方技術和設備的支持,沒有的產業,都一一填補,已有的產業,也都經歷了西方技術和設備的改造換血。

03

除了大規模進口機器設備之外,蘇聯還非常重視從西方進口智力,也就是引進技術人員和專家。

一個國家的落後,表面上是“器”不如人,實際上是人不如人。1928年,蘇聯文盲率達50%,低素質的人很難被鍛鍊成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加上之前的革命或戰爭,大批精英階層逃往國外,所以蘇聯奇缺專家和熟練技術人員。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買回來先進的設備,蘇聯工人也不會使用,遇到故障也無法解決。

建成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舉個例子,在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由於蘇聯工人操作技術低下,只用了幾個月的焦爐,看起來像用了十幾年,原本設計使用壽命是20年,現在只用四五年。高爾基汽車廠和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的傳送帶分別有35%和23% 的時間閒置着,原因是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低下。

這些問題,需要高水平的專家和熟練的工人手把手的教,然後自己一步一步學。要麼引進專家和技術人員,要麼派人到外國學習,舍此無他。

從1928年開始,蘇聯從西方聘請了大批專家和技術工人,到1932年,聘請人數達到了2萬人。外國專家的分佈很廣,從中央部門到工廠、車間甚至班組,從行業上看,幾乎各個領域都有它們活動的身影。

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先後聘請了620名外國專家,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有250名美國專家全程指導,第聶伯河水電站也是靠美國設備和美國專家在運轉。1930年,美國人莫里茨·卡恩帶領25名專家組成參謀班子,幫助蘇聯組建了設計局。蘇聯國家建築委員會主席是美國專家斯克林傑,全蘇建築托拉斯經理是美國專家聶梅茨。

蘇聯汽車廠製造的卡車

蘇聯的棉紡織業技術幾乎都是來自於德國,中亞和外高加索的灌溉工程是在美國著名灌溉工程師戴維斯指導下完成的——這是蘇聯的主要產棉區,戴維斯也被聘請爲蘇聯棉花總管理局總顧問。

對於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蘇聯不吝獎賞。美國專家卡特爾被譽爲“解決蘇聯困難的能手”、“俄國的非凡人物”、“顯露頭角的英雄”,被授予了列寧勳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和哈爾科夫拖拉機廠總工程師斯沃簡,也被授予了列寧勳章。第聶伯河水電站的6名美國工程師,獲得了勞動紅旗勳章。

同時,蘇聯也在不斷派人去西方學習,比如1928年蘇聯僅僅派往美國的就有208個專家組,1929年到1930年,有1000多蘇聯人進入美國,其中“有90%左右的蘇聯公民去美國的目的是爲了把美國技術轉移到蘇聯去”。

1933年1月,蘇聯一五計劃提前完成,斯大林發表講話:從前我們沒有鋼鐵工業、拖拉機工業、汽車工業、機牀製造業、巨大的現代化學工業、真正的巨大的農機制造業、航空工業,現在都有了。

列寧勳章

西方機器設備和技術輸出對蘇聯工業化的作用,怎麼估計都不爲過。二戰結束後,斯大林向美國駐蘇聯大使哈里曼坦言:蘇聯的所有大工業中,約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國的幫助或者技術援助下建成的。

至於另外三分之一。美國學者薩頓給出的答案是:蘇聯其餘三分之一的大工業企業和軍事工廠,是在德國、法國、英國、瑞典、意大利、丹麥、芬蘭、捷克斯洛伐克和日本的幫助下建成的。

薩頓的說法或許有些誇張,但很能說明問題。要知道一戰時期沙俄連人手一支步槍都做不到,也沒有獨立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有限的幾個大公司,不是挖礦就是冶金,還都被外國資本控制着。

一戰時期的俄軍

1973年,薩頓寫了一本書《靜悄悄的自殺——美國對莫斯科的軍事援助》,書中表達了這樣的意思:當年,美國和西方信奉實用主義,幫助蘇聯完成了工業化,培養了一個強大的對手,現在,美國每年不得不花一千多億美元來對付它,如果再繼續放任蘇聯通過“和平貿易”引進技術,那意味着西方將會對自身的毀滅做出貢獻——這就是悄悄自殺的可悲事例。

薩頓的觀點對不對不作評價,但書中所引用的證據和數據,非常值得一看。

03

話又說回來,外因只是條件,內因纔是本質,蘇聯人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犧牲,才換來了那些成就。

努力好理解,就是熱情高、幹勁足、雖然落後,但卻不甘於人後,引進技術的同時,積極學習和吸收技術,最後把技術變成了自己的。

30年代烏克蘭大饑荒

犧牲,不太好理解。後發國家趕超先進,都要彎道超車或者走捷徑,但這種方法有副作用,那就是爲了積累資金,需要民衆勒緊褲腰帶,爲了抓緊時間,民衆需要拼盡全力;另一方面,重工業突飛猛進發展,是以犧牲農業和輕工業爲代價的,這也導致民衆生活水平上不去。

當然,強大的宣傳和組織動員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也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資料】

《戰前蘇聯對西方技術的引進》、《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與蘇聯的工業化》、《1929-1933年蘇聯與西方的經濟關係》、《悄悄的自殺——美國對莫斯科的軍事援助》、《科技革命與蘇聯興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