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一,名勝古蹟衆多。行走在這些名山大川之中,一方面可以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感悟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名勝古蹟裏最容易接觸到的文化現象,便是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古詩詞了。如黃河之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泰山之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西湖之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等。

而在古代羣星璀璨的詩人裏,唐代詩人李白與名勝古蹟的相融最爲典型。李白一生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下了大量讚美名勝古蹟的壯麗詩篇。譬如,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它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遊洞庭登岳陽樓時,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描寫了李白登岳陽樓極目遠眺所見到的景象,表現了他遇赦後樂以忘憂的閒適曠達的襟懷。從寫法上來看,李白在詩中運用了陪襯、烘托和誇張等多種手法。雖然沒有一句詩是正面直接描寫岳陽樓的高,但是李白從俯視、遙望、縱觀、感覺等不同角度爲我們展現出了樓之高。總的來說,可謂自然渾成,巧奪天工,讀後讓人歎爲觀止。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首聯“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李白便寫出了登樓所見到的遼闊景象。即登上岳陽樓,便可以覽盡四周迷人風光,看到八百里浩邈無垠的洞庭湖景象。這兩句詩意境闊大,氣勢雄渾,不禁讓人想到孟浩然名句“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個“開”字,不僅道出了湖水的壯闊,也使得讀者心胸開闊了起來。

頷聯“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與首聯俯視不同,它是李白仰觀所見。即鴻雁南飛,月升東山。這兩種景象本是自然中最爲尋常的景象,但融入了李白的主觀情感後,便能蕩人心神,觸人情懷。你看李白說看到大雁南飛,彷彿憂愁也隨之飛走,看到月亮從山後升起,想來定是一輪好月。李白的愉悅心情可想而知。

頸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既是誇張之筆,也是李白爲了突出自己愉悅的心情而寫下的傳神之筆。它的意思是說,我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就如同在天上傳杯飲酒。從題目《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我們可以得知這兩句詩描寫的便是李白與友人飲酒放樂的情景。很明顯在“詩仙”的筆下,這兩句似乎有仙人的舉動之妙。

尾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則是重點描寫了李白與友人的酣飲之樂。即醉酒之後,習習涼風吹拂着人的衣袖來回擺動,就像是在仙境中醉舞一樣。可見李白流放獲釋以後的喜悅心情。同時,無論是這兩句詩中的感覺,還是前面的俯視、遙望、縱觀等角度,都無形中突出了岳陽樓的高聳,不露斧鑿痕跡,這是它巧奪天工的一面。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風格是一如既往的意氣豪放,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都有一種闊大的意境,美到令人心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