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蕭峯”,大家都會想起《天龍八部》中那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武功絕頂,豪氣干雲。

其實,在我們的開國少將中,也有一位蕭鋒,同樣是一位勇猛無畏的猛將。

據統計,蕭鋒將軍一共打過1365次戰鬥,曾經有6次差點送命,光看這些數據,就不得不讓人感到佩服!

而且,蕭鋒將軍不光是打仗厲害,人家搞發明的技術在當時也是無人能比的。

比如大家在電視劇、電影中經常見到的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經典戰術,都有蕭鋒將軍的功勞,因此,蕭鋒將軍還獲得了“戰場發明家”的稱號。

尤其是在日軍不斷掃蕩的華北戰場,蕭鋒將軍和張欽、曹振國等指戰員,率先開展了麻雀戰、地道戰和地雷戰,打得日僞軍抱頭鼠竄,聞風喪膽。

從這以後,麻雀戰、地道戰和地雷戰就成爲了八路軍的重要戰術,再配合當地地形,將華北地區的日軍攪得日夜難安,叫苦不迭,卻又無可奈何。

不光是在抗戰時期,蕭鋒將軍在解放戰爭時期也發明了一種“貓耳洞”戰術,說白了,就是在壕溝當中挖出一個小型防空洞,既能躲避國民黨軍的飛機轟炸,也不會遮擋自己的視線。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貓耳洞非常好挖,戰士們簡簡單單就可以完成,極大地減少了備戰的時間,也減少了我軍的傷亡。

憑藉着貓耳洞的戰術,蕭鋒將軍屢次阻擊敵軍,屢戰屢勝,尤其是在豫東戰役當中,蕭鋒將軍率領一個師,憑藉貓耳洞戰術,阻擊了裝備精良的胡璉兵團,被譽爲華野“阻擊王牌”。

另外,在我軍缺乏迫擊炮等重型武器的情況下,蕭鋒爲了使得我軍作戰能力不被擊垮,特地研發了一款“飛行炸藥包”,這名字雖然有些土氣,但實際效果卻令人感到難以置信。

飛行炸藥包是通過自制炮射器以及簡易擲彈筒,達到投射炸藥包的效果,相信大家在不少抗戰影片中都看過這一幕,就是蕭鋒將軍發明的。

而且,這個發明還被寫進了《毛選》當中,被列爲解放戰爭中的五大發明之一。

除了這些戰場發明之外,蕭鋒將軍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寫日記。

早在戰爭年代,蕭鋒將軍就筆耕不輟,一有時間就拿出筆記本,把一天的事記錄下來。建國後,蕭鋒將軍將他的這些日記整理了出來,相繼出版了《蕭鋒征戰記》《十年百戰親歷記》等多部書籍。

尤其是《長征日記》與《回顧金門登陸戰》這兩本書,前一本講述了蕭鋒跟隨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裏的親身經歷,後一本《回顧金門登陸戰》更是成爲了我軍重要的研究資料,意義非常重大。

1955年授銜時,蕭鋒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又晉升爲少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