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四大歷史古都,分別爲羅馬、雅典、開羅以及長安。在這四座古都之中,中國的長安可以算的上是建都最久遠、規模最宏大的一個。隋唐時期的長安城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面積可以達到古羅馬城的6倍,人口足有100萬之多。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長安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座古代都城,沒有之一。

然而,我們還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除了長安之外,其他的三座都城至今都依然是當地國家的首都。而唯獨只有長安,自從唐末亂世之後就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成爲了一個普通的城市。

爲什麼自唐朝之後,所有的朝代都不再在長安建都了呢?今天咱們就來剖析一下其中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長安作爲都城的優勢何在

在西漢建立之初,劉邦本來打算將都城建在洛陽。可是,謀臣張良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爲關中平原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更加適合建都。

按照《漢書》記載,張良認爲:

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一面而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從張良的分析來看,在長安建都主要有三大優勢:第一,關中土地肥沃,適合耕種;第二,關中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可以制約諸侯;第三,黃河和渭水便於漕運,利於糧食補給。綜合這三點原因,最終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建議,把咸陽改名爲“長安”,並建都於此。

張良

張良的一段話可謂說盡了長安的優勢,然而,隨着歷史的變遷和發展,長安的優勢都漸漸變成了劣勢,使這座都城在人們的心中漸漸失去了地位。

第一、 人口激增,關中缺糧

張良說關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其實是按照漢朝初年的人口情況得出的結論。由於秦朝的暴政以及秦末的亂世,關中人口驟減。在這種情況下,關中地區的土地的確可以充足地保證長安的糧食供應。但是,張良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未來人口的遷入和增長。

首先,劉邦在定都長安的同時也制定了一套陵邑制度。即每當一位皇帝死後埋入陵墓時,都要在旁邊建一座小城市,被稱爲陵邑。陵邑之中要從關外遷入大量的人口進行充實,隨着時間的推移,陵邑中的人口不斷的增長,使得關中地區的人口也隨之暴增。

我們拿漢昭帝的平陵來舉例,平陵邑在剛剛建設之時,從外地遷入了3萬戶人口,到了漢朝末年,這一數字已經增長至15萬之多,這還僅僅是一個平陵邑。西漢共有11座帝陵,其中大部分都設置了陵邑,這些陵邑爲關中地區帶來了多少新增人口,可想而知。

隋朝初年,隋文帝重建了長安城,使得關中人口進一步暴漲。到了唐朝的鼎盛時期,長安城中的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100萬以上。關中平原雖然富庶,但畢竟受周圍山脈的限制,地域相對狹小。久而久之,耕種土地已經無法滿足大量人口的糧食需求,於是就開始出現了"糧荒"。

關中盆地地理位置

爲了解決長安的糧荒問題,隋文帝發明了一種到洛陽"就食"的制度。所謂就食,說直白點就是皇帝帶着大臣們去洛陽逃荒,以此來渡過長安缺糧的窘境。這種到洛陽就食的現象一直持續到唐朝,公元682年,長安一代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宮廷之中也無糧可食,唐高宗李治只能率宮廷到洛陽就食,因出行倉促,隨從人員竟有半數在中途餓死。由此就可以看出,當時長安城的缺糧問題有多麼的嚴峻,爲昌盛的大唐帝國帶來了多少困擾。

第二、漕運艱難,效率低下

在張良最初的設想中,即便是出現了關中缺糧的情況,也可以依靠“巴蜀之饒”和“漕運之便”對京師進行充足的補給。可是,張良卻遺漏了兩點不利的因素:

首先,巴蜀之地雖然富饒,但和長安之間隔着秦嶺和巴山。正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想要將糧食從巴蜀運到長安,實在是要歷經千難萬險。即便成功運達,也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其次,張良過高的估計了黃河漕運的便利性。中國的河流基本上都是由西向東的流向,而長安恰恰位於地圖的西側。把糧食往長安送,其實就是逆流而上,遇到湍急的水流,運糧船的行進十分困難。

黃河三門峽“中流砥柱”

在整個黃河的漕運航道中,以三門峽流域的水勢最爲湍急。當航船逆流行至此處時,常常因爲水勢兇險而遇難。《新唐書.食貨志》中就記載:

凡歲漕砥柱,覆者幾半,河中有山號米堆。運舟入三門,僱平陸人爲門匠,執標指靡,一舟百日乃能上。

由此可見,通過三門峽的運糧船“覆者幾半”,大約有近半的船都會傾覆,其風險之高足可見一斑。爲了解決黃河漕運問題,當時甚至想出了在三門峽兩側開通棧道,經過此處時由船運改爲陸運,通過後再換回船運的方式。這種方法雖然相對安全,但效率低下,成本奇高。《舊唐書》記載,從洛陽含嘉倉轉運到長安,一石糧的運費就高達五百文,假如每年運糧20萬石,就需要運費10萬貫。其耗資之大,效率之低,深深的困擾着整個大唐王朝。

三門峽漕運棧道遺址

安史之亂以後,地方節度使不服朝廷管控,長安的缺糧問題更加凸顯出來。唐德宗的時候,宮中因爲缺糧而發生了禁兵的暴亂,唐德宗天天寢食難安。當運糧船抵達長安時,唐德宗抱着他的太子激動的大喊:“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因爲長安的缺糧問題,把皇帝都逼到了這個份上,可見當時形勢之嚴峻。

第三、軍事地位不再突出

在張良的分析中,長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它在軍事戰略中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謂的“金城千里,易守難攻”。

不過,這種理論的誕生是基於分封制度而言的。無論是周朝還是漢朝,在立國之初都實行分封諸侯的政策,天子坐鎮都城,諸侯分而建國,所有的諸侯都可以擁有地方的軍事權和行政權。當諸侯的勢力過於強大時,就會對中央朝廷形成軍事上的威脅。例如東周時期的諸侯紛爭,以及漢朝的七國之亂等等。在這種背景下,長安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優勢才更容易顯現出來。

關中平原地理位置

不過,自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以後,漢朝逐步削弱了諸侯的勢力;唐朝則完全放棄了分封制,採用中央集權制度;宋朝更是直接杯酒釋兵權,進一步瓦解了地方的軍事權力。隨着歷史的發展,中央的權力逐步的凌駕於地方之上,地方勢力再也無法對中央造成軍事上重大威脅。於是,長安這種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就完全蕩然無存了。

另外,人們漸漸發現,長安城其實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固若金湯和牢不可破。縱觀整個唐朝,長安城曾經7次被人攻陷,其中甚至一度被吐蕃人佔領。在面對強大的藩鎮和少數民族時,長安城的軍事優勢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第四、環境嚴重污染

困擾長安城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河道與地下水的污染問題。

從西漢初年到隋朝經歷了700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長安城一直是坐落在現在西安市西北方向的渭水之畔,也就是漢代的長安城。在這700多年中,由於人口激增帶來的污水排放等問題,使得渭水流域被嚴重污染,不再宜居。

到了隋朝初年,隋文帝打算建都在漢長安城,但有大臣上書說:“漢營此城,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於是,隋文帝廢棄了漢代長安城,命令宇文愷爲總設計師,在龍首原的東南一側重新營建一座新的長安城,也就是後來的唐代長安城。

歷代長安城地理位置

宇文愷不虧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城市設計師,他將長安城設計的高端而又大氣,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城市的污水如何進行排放。試想一下,一個數十萬人居住的大城市,卻沒有規劃合理的污水排放系統,日後必將引起很多麻煩。

果然,在唐朝初年的時候這種問題就已經集中顯現出來。由於唐長安城是西北低,東南高的佈局,於是人們就想在城中新挖掘一條溝渠,把污水排向西北方向。但是唐代的皇家園林恰巧就佈置在城市的北部,臭水溝無論如何也不能從那裏經過。無奈之下,人們只好想出了另外一個“損招”,那就是挖掘滲井。

所謂滲井,就是在地面上打井,並把污水引入其中,讓污水自然滲透進入地表以下。這種方法一下子解決了長安的排污問題,於是在當時被廣泛的推廣。時至今日,在西安市的一些地方,仍然可以發現很多唐代時期挖掘的滲井遺址。

滲井遺址

不過,滲井排污的方法雖然解決了一時之弊,卻爲後來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將污水全部排入地下,雖然看似解決了問題,卻直接導致了地下水的污染。久而久之,長安城的地下水變得越來越鹹,想找到甘甜的井水變得越加困難。即便到了北宋時期,一位名叫陳堯諮的知府還曾經抱怨長安“井泉大半鹹苦,居民不能食”。可以看出,日積月累的環境污染已經破壞了長安周圍的生態環境,使其變得不宜居住,要談建都於此,就更加不太可能了。

結語

由於以上四點原因,長安城漸漸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失去了成爲一個首都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隨着士族的南遷和大運河的修建,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重心都慢慢的向東南方向傾斜,長安城的地位一落千丈,逐步被封建王朝所遺棄。

公元904年,朱溫滅亡了唐朝,並一把火將長安城燒爲了廢墟。這座千年古都在熊熊烈火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在長安建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