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宣威15歲高二女生離家出走,還留下這樣一張字條!)

8月27日早上,宣威鳳凰街道辦事處旁,一名15歲女孩留了一張字條後離家出走,平時用的手機也放在家裏沒帶走。現在她的家人正在到處找她,你見過她嗎?

女孩名叫陳慧玲,今年讀高二。據女孩父親描述,陳慧玲從家出走時身穿灰色衣服。

女孩的父親介紹,8月27日早上,女兒陳慧玲離家出走,還留了一張字條,其大致內容爲,她不想上學了,想出去找工作,希望父母不要找她。截至目前,這名女孩仍未回家。

圖片涉及家庭隱私,部分內容做個馬賽克處理

女孩的父親說,她的女兒15歲,這個年紀的孩子有點青春叛逆,希望女兒看到消息,儘早回家,家人爲了找她急壞了。

希望陳慧玲看到此信息,或有人發現女孩行蹤及時與她的家人聯繫。謝謝大家了!

聯繫電話:137-3276-7720

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家庭原因
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原因是複雜的,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歸納起來,其原因在於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從學生角度看,還有心理因素、青春期因素、成長因素等。未成年人離家出走與家庭、社會和個人有密切的關係,關係最大的是家庭。據調查,20%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孩子的學習處在被監控督促之下,壓力大、興趣低。還有17%的孩子常因不聽話遭受父母斥責、打罵,由於長期的壓抑,易形成逆反心理,出現矛盾衝突。還有10%以上的孩子處在不和睦的家庭中,4.8%的孩子因父母離異,常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思想上無法溝通,有問題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幫助,這些家庭因素和孩子的離家出走都有關係。
爲防止孩子離家出走的事發生,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儘管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是極少數,可是影響卻很大。家長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預防未成年人出走事件的發生。

(一)家長要轉變家教觀念,關注孩子的心靈,家長要給孩子創設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而且也是最長久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子女性格、習慣的養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不良,導致子女心靈不健康或扭曲,是學生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和諧協調是幸福的象徵,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應互敬互愛、互助互諒。家長要關心子女的內心世界,要爲孩子創設一個和諧愉快的生活學習環境,只有父母深切的愛,才能使孩子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優良個性得以形成。夫妻爭吵、分居、離異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爲了子女的健康成長,每個家長都應慎重對待這個問題,即使無法生活在一起,也要安排好子女的生活,決不能放棄教育,更不能遷怒於子女身上。家庭教育對子女成長的重要作用,是學校和社會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工作,家長本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要懂得怎樣纔是愛子女,怎樣對待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怎樣纔是嚴格要求等等。打罵子女、強制子女服從自己的意志都會影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都會讓孩子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而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

(二)家長要轉變教育方法,關愛自己的子女,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是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又一重要原因。

如果家長在處理子女問題時態度生硬,方法簡單粗暴,對子女諷刺挖苦,或者藉助家長的威力來懾服子女,或者以趕出家相威脅……這些做法都會損傷子女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家長的不滿和不信任。對於年幼、缺乏生活經驗、在家得不到溫暖、在學校受到歧視的初中生來說,尤其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擺脫這種教育環境是這類孩子普遍的心理要求,採取離家出走的行動即是他們對環境的反抗。每位家長都應轉變教育方法,孕育良好的家庭關係。瞭解子女、尊重子女、主動幫助子女排憂解難,真正做子女的良師、益友。馬克思說:“愛就是陽光”。家長對自己的子女要有深切的愛,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關心體貼,對子女的缺點和錯誤要全面分析,耐心說服,融化他們心中的冰霜,這樣就會有家庭的溫暖,子女有困難和疑惑就會及時與家長溝通,家庭的教育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在充滿體貼和關心的家庭中,永遠不會爲雞毛蒜皮的事情發生爭執而傷感情。

(三)家長要轉變子女的成才觀,幫助子女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學習上有困難,對學習沒有興趣,是中學生離家出走的另一主要原因。

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其優劣又是決定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的地位、受賞罰的重要依據。離家出走的學生往往學習不好,不僅基礎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且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普遍厭學。他們往往認爲學習太苦了,是出力不討好的差事,是招家長打罵、老師批評、同學看不起的根源。正如有的學生說的:“聽又聽不懂,坐在教室裏真受罪,不如到外面玩幾天,回來頂多被家長訓一頓,反正學習不好也經常挨訓。”因此,離家出走就成了他們逃避學習的一種手段。家長應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家長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要求,不能勉強孩子或提出一些自己的孩子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家長要從小培養子女學習、看書的好習慣,家長要經常帶子女到書店或有學習氛圍的場所去感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由厭學變樂學。家長還要從實際出發,營造學習型家庭的氛圍,培養子女在學習中追求快樂,給子女以學習成功的喜悅。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責任,大家應該攜起手來,形成教育合力,預防未成年人離家出走事件的發生,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林潔芬 本文來源:掌上宣威 責任編輯:林潔芬_NBJS115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