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十多歲,她就貪了羣衆的“救命錢”

9月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曝光了一起典型的“低齡化”腐敗案件。此前,重慶市渝北區雙龍湖街道龍興街社區原社保員楊洋,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十五萬元。

與其他腐敗案件相比,這起案件最大的特點,就是主犯年齡極小。然而,這個年輕人蔘加工作後不久,就陷入了腐敗的泥潭,最終毀掉了自己的前程。2014年,楊洋大學畢業後,進入龍興街社區擔任綜治員一職,2016年調任社保員,負責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具體經辦工作。此時,她纔剛滿26歲,但是卻逐漸陷入了“買買買”的消費陷阱。在這種情況下,楊洋發現: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根本無法滿足其強烈的消費慾望。

經查,2016年10月至12月,楊洋陸續將收取的5.3萬餘元參保費挪用於個人物質消費。這種把老百姓的“救命錢”放進自己口袋的做法,顯然嚴重突破了國家公職人員的底線。但是,這並沒有刺痛楊洋的良心,嚐到甜頭之後,楊洋故技重施,在2017年又將居民繳納的參保費用於個人物質消費。年底上交財政賬戶時,她還通過篡改居民參保數據信息等方式,將200餘名羣衆的5.5萬餘元參保費一舉侵吞。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楊洋的違法行爲還是暴露了出來。2019年4月,楊洋被紀檢部門查處,並最終受到了法院的審判。

“海運倉內參”(ID:hycplb)注意到,近年來,“腐敗低齡化”現象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8年8月,《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登了一篇題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的文章,其中便提到一個“90後”幹部的悲劇。據瞭解,原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社會保險事業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股會計張某,2016年9月纔剛剛參加工作,2017年7月即着手開始實施貪腐行爲,案發時年僅25週歲。

2020年3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披露了北京市發生的三起年輕幹部腐敗案例,其中也有兩名“90後”。其中一名“90後”王雪,居然涉嫌侵吞數百萬元公款,足以稱得上是一名“鉅貪”。

官方資料顯示:王雪,1990年出生,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原出納員。2019年3月,因涉嫌貪污罪被東城區監委留置,同年9月被開除公職。2019年12月,被東城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經查,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王雪就利用職務便利,侵吞、騙取公款多達720餘萬元,均被其個人奢侈消費、高檔生活揮霍一空。而且她還沉溺於電腦遊戲,僅在網絡遊戲上,投入的錢就多達70餘萬元。

爲了防止類似現象再次發生,北京市東城區紀委監委專門開展了“扣好第一粒釦子”青年幹部紀律教育活動。這樣做的目的,便是讓年輕幹部在事業初期遠離腐敗泥潭,從而爲今後的人生道路做好鋪墊。 

多數人看到這些年輕人踏入腐敗的陷阱,都會感到震驚與惋惜,但年輕畢竟不是違法亂紀的藉口。每個成年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更何況是國家公職人員。社會一方面將年輕人視爲未來的希望,同時也要對年輕人加以必要的管理和監督。人生的道路很長,如果早早就在外界誘惑的引導之下迷失了方向,之後的路又怎麼可能走好?

從之前不少落馬官員的案例來看,很多落馬高官在年輕時便已初嘗腐敗滋味,只是僥倖未被發現。隨着職位提升與年齡增長,他們變得越來越貪婪,最終變成了爲害一方的“大老虎”。

從這個角度上看,廉政建設必須從青年幹部抓起。只有幫助年輕幹部“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才能“抓早抓小”,有效避免腐敗問題滋生。

資料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等

編輯/楊鑫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