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曾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之人少之又少。大部分走仕途或者行伍之人的終極目標,還是封侯拜相。

漢朝初立,高祖皇帝總結了秦朝和戰國的經驗,推行出郡國並行制。他在保留了郡縣制的同時,又分封了一百四十三位列侯。

君主專制下產生的家天下的思想,讓他本能的認爲天下就是自己家的。所以,把土地分給兒孫,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但隨着時間的流逝,血緣關係也開始變淡,諸侯王和皇帝的關係自然就勢同水火。(一)、七國之亂,皇王矛盾的爆發

"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經過長時間戰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最初分封的諸侯們,大的手下不過萬戶,小的不過百餘戶。

所以,對中央構不成威脅。但漢初推崇的黃老之學,讓百姓修養生息,經過幾代的發展,國家又開始變得繁華富饒。諸侯們下轄的人口開始愈發增加,這也讓皇帝開始有了猜忌。

1. 分封諸侯,埋下極大隱患

首先,當上皇帝以後控制慾是很強的,而且疑心病也會加重。他不認爲那些親戚們承擔的是"鎮撫四海,承衛天子",反倒會認爲他們有不軌之心。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誰也不願意自己的東西,長期被他人霸佔,所以歷史上有很多削藩的案例。其次,當劉邦剛封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和他有着十分親密的關係。

有的和他是父子,有的和他是叔侄,也有的是開國元勳。但過不了幾代,諸侯們就和皇帝成了遠方親戚。這其中沒有血脈作爲紐帶,那自然是很不可靠的。

再次,隨着諸侯們管轄的人口越來越多,皇帝的猜忌之心,就會加重。萬一他們自立稱王,再打着老劉家的旗號興風作浪,那對皇帝而言,可是不小的打擊。

所以,從一開始,這種關係就不牢固。諸侯們會認爲自己是承蒙祖先庇廕或者靠自己的本事得來的地位,和當朝的皇帝並無關係。但是還要卑躬屈膝的向他俯首稱臣,也要時刻提防着削藩,這根本就不公平。

皇帝則會認爲,天下傳到手裏就是自己的。那些諸侯憑什麼自己稱霸一方,萬一他們有反心,再學着春秋戰國那樣,該當如何是好。

2. 戰爭的背後是政治

自從漢高祖去世後,呂后禍亂朝政,諸侯們就一直心懷不滿。而文帝以庶子之位繼承大統,地方上的王爺們對此就更是憤懣。

他們開始想方設法的給文帝下絆子,甚至還想着聯合匈奴人,殺死漢文帝。如此一來,中央皇權和地方諸侯的矛盾一再加深。

"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忕邪臣計謀爲淫亂,大者叛逆,小者不軌於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諸侯們都覺得自己可以與朝廷相抗,不過就是沒人挑起大旗而已。直到晁錯鼓勵漢景帝頒發的《削藩策》,這才引燃了火藥桶。

吳楚等七國眼見形勢迫在眉睫,便以清君側爲名公然發動叛亂。一上來也是氣勢洶洶,大有挺進潼關之意,多虧周亞夫,臨危受命,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將戰火熄滅。這場事件,其實就是皇權與王權之間的矛盾激化。

不過,七國之亂雖是平定,但《削藩策》也未能繼續執行下去。但這給漢朝皇帝削藩,開了個好頭。大家都知道了皇家的實力,誰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二)、權力博弈,沒有硝煙的戰爭

"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七國之亂正好給了皇帝打壓諸侯的藉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什麼理由都能夠成爲制裁和清洗的說法。

它爲後來漢武帝推恩令和酎金奪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正是因爲七國之亂的平定,纔給了漢武帝徹底削藩的信心和勇氣。

1. 順水推舟,皇權率先發難

文景年間諸侯們驕橫異常,雖然平定了七國之亂,可是他們仍然沒有很大的收斂。主父偃建議漢武帝"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

這就是推恩令,諸侯們去世以後,不再是隻有嫡長子可以繼承領土和爵位,他的庶子和次子們也可以一起瓜分。

表面上是皇帝大發慈悲,實際上是想削弱諸侯的力量。因爲蛋糕就那麼大,本來只有一個人喫,現在好幾個人一起喫。而且,他們退場以後,還有更多的人上來再把他們各自拿到的蛋糕分到手裏。

如此一來,那些大的諸侯國,就變得很小很小,他們就再無實力與朝廷抗衡。雖然大家都知道皇帝的終極目標,但敢怒不敢言。

首先,漢武帝他佔理,不管怎麼說,也是爲諸侯的子孫後代着想;其次,七國之亂令大家都看到了皇家的實力。此時大多數人都不敢強行出頭。

顯然,在這場鬥爭中,漢武帝要更勝一籌。

2. 一鼓作氣,立威於諸侯之間

淮南王劉安與衡山王兩人一直對推恩令心懷不滿,他們串通勾結,企圖藉助當地官員的力量策劃謀反。結果,事情敗露,兩王紛紛赴死,甚至劉賜的妻子,也判了極刑。這兩個國,緊接着就降級成了郡,兩萬餘人受到牽連。

"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元鼎年間,武帝祭祀宗廟,要求諸侯們都要上酎金以助祭。劉徹以酎金不足爲由,當即罷免了一百零六位諸侯。此事一出,朝野震動,諸侯們也不知所措。

但是大家誰也不敢再起反心,公然與朝廷抗爭。因爲大家已經見識到了漢武帝的雷霆手段,也知道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自那以後,再也沒有諸侯敢興風作浪,干涉朝政。這可以說是整個漢朝,皇權與王權相較的最後一戰。

從那開始,在推恩令的作用下,諸侯的封地越來越小。他本以爲推恩令可以讓大家都乖乖聽話,不料淮南王還如此猖狂。這其實就是酎金奪爵的導火索。可能在那以前,武帝還沒有徹底的下定決心,要如此狠心的對待自己的那些親戚。(三)、羣陰懾服,贏得最終勝利

古代的開國皇帝們大都會分封諸王,畢竟辛辛苦苦的打江山,就是爲了讓子孫後代都能過上好日子。當然,也有的是因爲一時需要而封鎖異姓王。

這些列侯和皇帝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因此藩王和皇帝之間總是會爆發戰爭。就像後來的建文帝削藩,把江山都給削沒了;而康熙削藩,差點把自己削回關外老家。和他們相比,漢武帝的削藩之路是非常成功。

1. 一路坎坷走來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想守的四方,就是他打下的江山。他想着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們,在那片土地上永遠享受榮華富貴。自己辛辛苦苦大半輩子,不就是爲了家人都過上好日子。因此,他開始把自己的親戚,兒子都封成王侯。

當然,受形勢所迫,也封了很多的異姓王。後來,又親手把他們一個一個的都剷除掉,還說"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緊接着又有了呂后篡權,呂家的人眼看着地位就要高過劉家。那麼諸侯們對此,是十分的不滿。

文帝繼位,因爲是次子,再加上呂后篡權導致人們對皇權十分看輕,所以諸侯們都蠢蠢欲動。直到景帝繼位,在晁錯的建議下實行了《削藩策》,爆發了七國之亂。平定戰亂以後,繼位的漢武帝纔有了大刀闊斧削藩的底氣。

推恩令看似是在廣佈皇恩,其實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終極目的還是爲了打擊藩鎮勢力。當大家都看到了皇家實力後,酎金奪爵之事,那自然一氣呵成,沒人敢再去議論什麼。

2. 徹底消除諸侯隱患

有了文景之治的奠基,武帝上位漢朝的國力有了明顯的上升。他本人當然清楚削藩的必要性,因此挾着七國之亂平定的餘威,開始了自己的削藩之路。他的推恩令,可以說是剛柔並濟。不像《削藩策》那樣,來的那麼直接,讓諸侯難以接受。

不管怎麼說,從表面上看,推恩令的確是爲諸侯的子孫着想。而淮安王和衡山王兵變失敗,更是給漢武帝助長了威風。列侯們很清楚,劉徹並不是一個軟弱可欺之人。相反,此人"笑裏藏刀",大家明知道是要對自己不利,而無法挑出任何毛病。

隨着酎金奪爵的結束,漢武帝的威望大增。他又趁熱打鐵,推行了《附益之法》。《漢書》記載"封諸侯過限曰附益。或曰阿媚王侯,有重法也"。

當時很多高官都想着巴結諸侯,與他們走的很是親近,此法一出,嚴令禁止官員與王侯來往,一經發現,嚴懲不貸。結語:

漢朝年間,皇帝與諸侯之間的鬥爭,自高祖開始,由武帝結束。那些叱吒風雲的諸侯們,在皇權強勢打壓下,變得不再具有任何影響力。

酎金奪爵就是在告訴列侯,"只要我想,隨時都能收回你們的權力"。

參考文獻:

《漢書》

《史記》

文/南宮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