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着土坯房、運輸靠肩扛、出門兩腿泥、找人用嘴吼、喫水靠山泉、媳婦不上門......”這是早些年柳泉口村村民編的順口溜,也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寫照。短短几年時間,柳泉口村大變樣:寬闊筆直的出村路、嶄新幹淨的旅遊公廁、配備完善的文化廣場、洋氣的兩層小樓房、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從窮山村到明星村,柳泉口村開啓了“蝶變之路”。

村裏有了新貌

“我們村這幾年面貌變化特別大。以前別人提起柳泉口,就是個窮山溝。現在在外人眼裏,我們柳泉口是桃花源。駐村工作隊不僅幫我們完善了生產路硬化,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還引進來光伏發電項目,讓我們這個小山村的村集體第一次有了經濟收入,村幹部們工作也有了幹勁。”村幹部張禮徐開心地說到。

據瞭解,西安市委政法委駐村工作隊進駐柳泉口以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愛心企業,幫助柳泉口村完成了1.24公里出村路拓寬改造、17條生產路硬化、280盞太陽能路燈安裝、8000餘米電網改造、8眼機#和2座污水處理建設。同時,修建了6公里排水池、4個旅遊公廁和2公里的人行健康步道,種植了大量的櫻花、海棠、桂花等花樹,極大地提升了柳泉口村的人居環境。尤其是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西安市鄠邑區首屆和第二屆“桃花節”在柳泉口村隆重舉行,絡繹不絕的遊客來了,慕名採購的客商來了,收入增多的村民笑了。

日子有了盼頭

柳泉口村是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有名的貧困村,全村總人口440戶172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40戶117人。2017年,西安市政法委駐村工作隊剛來柳泉口村時,村裏基礎設施特別差,村內也沒有像樣的產業,種的果樹也基本是靠天喫飯。當時村裏貧困戶的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全村的人均收入也就6500元。經過幾年的幫扶,截至2019年底,貧困戶的人均收入已達到9700元,全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1000元。

“我之前在周邊打零工,當泥瓦工,後來腳受傷了,一年就靠種獼猴桃收入1萬塊過活,日子很艱難。”貧困戶閆康倫講起了他的脫貧故事:“自從扶貧以來,駐村工作隊幫助我學習開挖掘機,一年能掙2萬元。他們請專家培訓獼猴桃種植技術,聯繫客商到地裏收購果子,現住獼猴桃的收入也翻了一翻。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生活有了朝氣

柳泉口村在環山旅遊路沿線,依山傍水,自然風光秀麗。在駐村工作隊幫扶和當地幹部羣衆的努力下,經濟變好了,村民們的精氣神也換了新顏。瞧,一到傍晚,廣場舞跳起來,籃球隊組起來,步道上跑起來......小山村之夜不再寂靜,而是充滿了活力。

“以前村裏沒路燈,一到晚上,路上黑得人都不敢出門。現在村裏有了文化經費,給我們統一提供服裝、器材,我們村參加廣場舞的羣衆越來越多了,晚上廣場熱鬧很。我們要好好鍛鍊,把新生活舞出來。”柳泉口村婦女委員鞏東霞自豪地說着。

“脫貧是我們的第一個目標,現在已經完成了。下一步,我們還要帶着村民們致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常淳信心滿滿地規劃着:“我們將從四個板塊齊頭並進。一是打造精品蟠桃園,推廣一村一品;二是開發鄉村旅遊,爭創2A景區;三是堅持按規劃搞建設,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四是建設施大棚,做強農業產業園,把我們柳泉口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通訊員:西安市鄠邑區融媒體中心 趙靜

華商報記者 郭小雄

實習生權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