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說起餘懷,想必不少人都很陌生,或許搜遍記憶也不知道此人究竟何許人也。

但是說起秦淮八豔,您是不是精神爲之一震呢?

其實,秦淮八豔最早的出處便是餘懷的《板橋雜記》,裏面記載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位美人的故事,而後人又在此基礎上加了柳如是和陳圓圓,故此有了秦淮八豔之名。

但是如果您認爲這本《板橋雜記》只講了這些美人的故事,那麼您就錯了。

本部著作還爲讀者講述了其它一些鮮爲人知人物和事件,身爲明末清初的文人,餘懷通過這部著作,更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廣闊的民俗畫卷,是研究那段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在這部著作中,還出現了一個極爲特殊的男人,他和秦淮八豔沒什麼關係,記載他的筆墨也僅僅只有數百字。

但就是這幾百字,讓我們見到了他的與衆不同。

他叫徐青君,是徐達的後人,他曾經是錦衣玉食的明朝王爺,後來卻淪落成爲了被人唾棄的乞丐,他大起大落的一生,在正史亦或者是野史中都絲毫找不到關於他的記載。

如果不是這本雜記,他的故事,或許永遠沒有人能知道。

他淪爲乞丐之後,以替人挨板子爲生,但是後來因爲挨的板子比預先商議的要多,很不服氣,於是就報出了自己的身世,而巧的是當時負責審理案件的江寧知府林天擎,正好最佩服他的老祖宗魏國公徐達,於是就把徐青君祖上的老宅子又還給了他。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徐青君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我們一起來看。徐達:我即便是再厲害,也無法保障子孫永享富貴

誰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當然非徐達莫屬,他因功被封爲魏國公,去世後被追封爲中山王,位列明朝開國“六王”之首,縱然說朱元璋的天下有一小半都是徐達打下來的,那也不爲過。

徐達一生有勇有謀,戰功赫赫的他曾被朱元璋譽爲是自己的萬里長城,徐達帶兵有自己的一套,他非常善於安撫手下將士,並且總是與下級士兵同甘共苦,絲毫沒有一位名將該有的傲氣。

也正是因爲這樣,徐達手下的士兵才願意爲他不遺餘力的效命,攻克城池之後,徐達對手下也約束極嚴,不讓士兵擾民,更沒有做過屠城等駭人聽聞的事情,能在戰亂中不讓百姓受苦,徐達的品德當真是讓人敬佩不已。

正是因爲徐達的功勳卓著,他的子孫後代才得以享受明朝統治者的照顧,他們一代一代地延續祖上的蔭福,享受榮華富貴,直到大明走向滅亡。

但是徐達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子孫後代竟然還有淪爲乞丐的主,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連秦始皇那般神武的帝王,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子孫永享富貴,徐達只是一介名將,又如何能做到呢?徐青君:我可是逍遙王爺,不輕易投降的那種

徐青君是享受過榮華富貴的,因爲他的哥哥是魏國公徐文爵,雖然徐青君未能承襲祖上的爵位,但也算是一個王爺,還是錦衣玉食的那種,《板橋雜記》中這樣記載:中山公子徐青君,魏國介弟也。家貲鉅萬,性華侈,自奉甚豐,廣蓄姬妾。造園大功坊側,樹石亭臺,擬於平泉、金谷。

說的就是徐青君仗着哥哥的勢力,過着十分奢侈的生活,姬妾衆多,家裏的後花園更是修葺的十分壯觀,徐青君果真是一位逍遙自在的王爺,可是好景不長。

公元1645年,清軍攻破了南京,貴族們紛紛選擇了出城投降,徐青君的哥哥魏國公也是如此,不願意投降的徐青君被清軍給抄家了,連哥哥都沒能保住他,而被抄家之後,徐青君身邊的狐朋狗友和姬妾也全都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了徐青君孤單的一個人。

正所謂王孫不知愁滋味,一朝淪爲階下客,生活還要繼續,於是不得已,他只有與乞丐爲伍,但是明末清初民不聊生,當乞丐有時候也得餓肚子,爲了生存,他選擇了一個不費腦子也不需要出力的營生——替有錢人家挨板子。林天擎:我只能幫你到這了,你以後就自求多福吧

替別人挨板子,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營生,有錢人家納稅不及時或者犯了事,需要被官府打板子的時候,他們爲了不受皮肉之苦,就花錢找人替自己挨板子,徐青君仗着自己的身體還行,就從事了這項工作。

有一天,徐青君就被一大戶人家看中,並且約定好了挨板子的數目和得到的報酬,但是當實際行刑的時候,徐青君卻發現打多了,這下讓徐青君受不了了,怎麼那麼不講究信用呢,於是就對知府林天擎高呼:我是徐青君。一曰,與當刑人約定杖數,計償若干,受刑時,其數過倍,青君大呼曰:我徐青君也。——《板橋雜記》

林天擎聽聞這衣衫不整的乞丐竟然報出自己的名字,不免有些好奇,就詢問徐青君是怎麼回事,當徐青君一五一十把自己的遭遇都說出來之後,林天擎唏噓不已,想到了曾經風光無限的魏國公徐達,又看到了淪爲乞丐的徐青君,不免心中生出了憐憫。

而更巧的是,當時的江寧衙門就是以前的魏國府,林天擎感慨良久,就命人覈實了一番,最終確認了徐青君的身份,並且查明江寧衙門旁邊有一處大宅子,是徐青君自己建造的,不應該充公,於是把便將這宅子還給了徐青君。

得到大宅子的徐青君很是開心,因爲他的美好生活又開始了,他無需替人再挨板子,也無需再乞討爲生,因爲他得以靠着“賣花石、貨柱礎以自活”。

徐青君最終的結局如何,書中並沒有言明,想來靠着變賣宅子中的花石也衣食無憂,也能得到了了此餘生,但是徐達的臉面卻被他給抹黑了。

這便是徐青君的一生,而通過他的事蹟,我們也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縱使祖上留下了金山銀山,自己如果不努力,依然會有被社會淘汰的風險,所以只有努力奮鬥才能迎來美好的人生,我們都應該努力拼搏。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資料:《板橋雜記》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