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從不缺逆襲神話,尤其是不確定性急劇放大的今天。

2020年二季度,受疫情影響拼多多用戶猛增,年度活躍用戶量高達6.8億,市值也暴漲至1094億美元(約7400多億元)。

隨着拼多多逆襲成中國第三大電商巨頭,當年嘲笑五環外經濟的白領們,都默默裝上APP加入團購大軍。

這就是時代的魅力,不經意間一場逆襲就完成了,等大家回過神來,其市值已翻了數倍。和拼多多一樣突然崛起的,還有小米。

9月2日盤中,小米集團市值一度突破6400億港元。今年5月以來,其股價從10港元暴漲至25.7港元,4個月翻了2.5倍,尤其最近13個交易日,接連暴漲63%。

雷軍輸了10億賭局,如今在市值上完全碾壓格力,也算扳回一局。下一步,估計就是補上當年吹破的牛皮:“讓每個上市首日買入小米股票的人掙1倍”。

翻倍歸翻倍,但有一點必須搞清楚:讓小米股價挺直腰板一路狂奔的不是雷軍,而是揮舞大棒的美國人。

自2019年美國製裁華爲以來,中國智能手機格局已悄然鉅變。

一方面,美國人大開殺戒,讓這些年氣勢如虹劍指三星王座的華爲手機,突然承受重壓。

去年5月,華爲被美國列入管制清單,谷歌被迫斷供華爲手機,因爲失去谷歌地圖、YouTube、Gmail等谷歌王牌應用,華爲手機在海外最重要的歐洲市場遭遇滑鐵盧。

今年8月,美國禁令進一步升級,直接阻斷華爲購買高端手機芯片的渠道,不讓造,也不讓你買,擺明了往死裏整。

意外的是,華爲手機產品線前途未卜之際,小米趁勢崛起了。二者一進一退之間,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已然走到鉅變前夜。

8月26日,小米集團發佈今年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營收1032.4億元,同比增長7.9%;淨利潤56.74億元,同比下滑0.7%;

其中二季度實現營收535.38億元,同比增長3.1%,遠高於市場預期。正是這份超預期的二季度財報,讓小米股價最近出現旱地拔蔥式飆漲。

然而小米二季度業績之所以強勢,和國內沒啥關係,主要功勞是海外市場。據小米財報顯示,公司二季度在境外營收達240億元,同比增長10%,貢獻最大的當然是手機。

二季度,小米手機在歐洲出貨量同比大漲64.9%,市場佔有率達到16.8%,首次成爲歐洲第三大手機廠商。尤其在西班牙市場,其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漲115.9%,那叫個進步神速。

再來看組數據:二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廠商中,三星、華爲同比都出現15%以上的份額下滑.....

凡事就怕對比,一邊是跌15%,一邊是大漲64.9%,更凸顯了小米手機在歐洲有多喫香。當然,小米手機突然被歐洲人看上,不是因爲小米祭出啥黑科技,明顯和華爲滑鐵盧有關。

過去1年,一向喜歡華爲手機的歐洲人比較糾結,畢竟谷歌那些軟件和咱們這邊的微信、微博一樣屬於剛需,如今不能裝了,再愛也沒招.....

但小米不受影響啊,照樣是高性價比的中國製造,小米手機瞬間就變搶手了。所以,是華爲和三星在歐洲的份額下滑,給了小米異軍突起的重大機遇。

從小米上市兩年多來的股價走勢,也能說明這點。2018年7月,小米登陸港股前,雷布斯興奮得向全國人民喊到:要讓每個上市首日買入小米股票的人掙1倍。

結果小米上市後股價進入漫長陰跌,直到2019年11月才企穩,期間跌幅超200%,坑慘一大片。

本來不被看好,華爲一失勢就啓動一輪暴漲,這說明啥,說明小米還是那個小米,只是時勢變了。

放眼未來,隨着華爲手機前途未卜,小米在海外市場將直接受益,有機構已經提前助威:小米手機將在2021年成爲全球第三。

從不斷被擠壓生存空間的尷尬處境,到接棒華爲、衝擊全球第三,小米基本面反轉的太快了。

再加上10週年慶典,雷軍高喊“相信自己,一往無前”造勢;以及8月28日小米正式發佈可量產的第三代屏下攝像頭技術,營造出引領時代的氣勢。

多重利好加持下,小米股價立即開啓飆漲。這邏輯是不管你將來做不做全球第三,大家得先佔個坑....

表面上看,華爲麒麟芯片成爲絕唱後,小米或將迎來一個全新時代。但有一說一,小米和華爲模式完全不一樣,本質上還是有很多硬傷。

從體量上看,小米和華爲就不是一個層級。華爲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540億元,同比13.1%。淨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23.49%。

其中消費者業務收入爲2558億元,消費者業務就是手機、電腦這塊,規模是小米集團整體營收的2倍多,而且這還是華爲被美國連續折騰1年多取得的成績。

具體到智能手機上,今年二季度,華爲手機在國內一騎絕塵,取得44.3%的市佔率,而小米僅有10.3%。一個佔據半壁江山,一個被擠得只能去海外曲線救國了。

再回看2019年,華爲手機銷量達到2.4億臺,高居全球第二,而小米僅有1.2億臺,差了整整一倍。

所以,單從市場份額上看,小米手機就需要追趕很長一段時間。股價翻倍很輕鬆,畢竟資本市場炒的是想象空間,是迷人、性感的故事。但銷量是實打實的,比的是產品質量,偏偏這塊是小米的不足。

從質量上看,小米依然不夠硬核。它一直稱自己的產品有多項黑科技加持,其實經不起推敲。

這得從小米營收構成逐一分析。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535.38億元營收主要由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三大業務貢獻,分別佔比59.1%、28.5%、11%。

手機這部分毛利率是最低的,僅有7.2%。這沒辦法,你外表做的再好,概念炒的再足,但系統依然是安卓的,芯片依然是高通的,4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市場目前也沒啥話語權,和宣傳的黑科技還是相去甚遠。

這些年大搞特搞的IoT業務(物聯網),和手機業務有點相似,雖然進軍各大家電產品,打造出無限延伸的“小米生態鏈”,但除了電視,其他家電產品不是收購就是投資而來,自主研發佔比很低,更像一鍋零售大雜燴,所以毛利率只有11.4%。

反倒是營收佔比最小的互聯網服務(開機廣告、遊戲、金融),貢獻了最大利潤,毛利率高達60.3%。

這就是小米最大的問題,研發創新不足,表面是搞科技的,本質還是依賴流量、廣告的互聯網公司,得不到更大認可。

這意味着,未來就算華爲手機的份額被蠶食,小米還是擺脫不了組裝廠的宿命,無法成爲一家技術驅動的偉大公司。

結語:

從華爲手機崛起又失落的例子可以看出,卡脖子的科技是必須攻破的,否則永遠被別人捏着七寸。

小米現在可以搭着高通快車衝擊全球第三,一旦真成第三,或者觸碰到美國的核心利益,高通大刀分分鐘落下。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誰都不能保證這事不會發生。

所以,小米要想取得長足發展,不能僅靠時代賜予的一次機遇,而要回歸底層科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身壁壘。

唯有如此,才能像華爲一樣百戰不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