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脑病重症急救科成功抢救了一名90岁高龄重症患者。术后狭窄病变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颅内血供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好转。

早饭后突然昏迷 原是椎动脉重度狭窄堵塞“要道”

2012年,82岁的靳大娘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力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塞、脑动脉狭窄”,由于靳大娘年纪太大,手术风险极高,于是当地医院为靳大娘进行保守治疗,未处理狭窄的脑动脉。

今年3月份,90岁的靳大娘早上吃完早饭,女儿叫她时没有反应,叫醒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不清,家人赶紧拨打120送入潍坊市中医院就诊,入院时老人已经昏迷不醒。

患者入院后紧急进入“脑卒中绿色通道”,行颅脑CT排除脑出血,脑病重症急救科刘涛主任考虑患者为大血管病变,遂决定紧急行介入诊疗。

王冬副主任医师带领介入小组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患者脑动脉多发重度狭窄,其中左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约95%、右侧椎动脉V4段闭塞。患者右椎闭塞,左椎狭窄严重,远端的基底动脉几乎不见显影,如不及时手术,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术前造影示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球囊+支架打通颅内“要道”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早的开通血管对患者的生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为了让患者得到更有效、更安全治疗, 王冬副主任医师将全脑造影结果告知患者家属,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决定为患者进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

短短的几分钟后,王冬副主任医师在介入导管室的协力配合下,将一枚小小的支架放置在重度狭窄的椎动脉内,血流通畅了,术后即刻老人意识就清醒了,造影显示患者脑供血不足明显改善。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术后造影

医生提醒,发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刘涛主任介绍,椎动脉供应的脑组织主要有脑干、小脑、丘脑等,这些脑组织一旦缺血、坏死,极有可能发展到严重瘫痪甚至是植物生存状态,发病初期开通闭塞椎动脉有助于脑功能恢复,挽救患者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