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相聲行業有兩條不大不小的新聞,一條是相聲行業公認有能耐和本事的前輩名家,馬志明先生過了75歲生日,那些所謂的相聲名家們無一到場,而相聲行業裏也鮮聞消息。

另一條新聞是常寶豐先生收徒,這是相聲行業裏的盛事,名家大腕紛紛捧場,不僅主流相聲行業如此,德雲社也派出了總教習高峯到現場祝賀,讓人感慨相聲三大家之一常家在行業裏的影響力之大。

當然了,常寶豐先生收徒,德雲社從情理上講是應該表示表示的,畢竟他給郭德綱開的蒙。

當把這兩件事放到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少馬爺馬志明一生未正式收徒,年輕時候收了幾個徒弟,後來因爲和搭檔的裂穴,馬志明先生收了一個口盟弟子,他就是黃族民。

但是直到今天爲止,馬志明也沒有舉行正式的收徒儀式,沒有正式的擺知。對於一身本事的少馬爺來講,這未免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如果徒弟滿天下的話,75歲的壽宴肯定熱熱鬧鬧。

馬志明先生並非不想收徒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把原因歸結成輩分問題。馬志明先生是侯寶林先生的代拉師弟,是“寶”字輩的先生,已故相聲前輩馬季先生見了馬志明得叫一聲:師叔。

而馬季的徒弟們,無論是姜昆,馮鞏,還是劉偉,都得稱呼馬志明先生師爺。馬志明先生認爲如果收個徒弟,就成了這些人的師叔,所以他們肯定反對,基於這個原因,這些年來馬先生一直教學生,但是並非收徒。

如果原因真的像馬志明先生的解釋這樣,同樣是“寶”字輩的常寶豐,在收徒問題上怎麼會贏得同行們的支持呢?因此,馬先生的這個解釋未必是對的,起碼從邏輯上講,有點走不通。

同行阻撓馬先生收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歸根到底還是行業裏的人緣問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馬三立先生是一代相聲泰斗,馬志明又是一身本事的人,肯定會遭到那些無能之輩的嫉妒。

想想郭德綱,曾經列過一個兩三百人的名單,這些人裏無一人在三十歲之前從事相聲行業,都是半路出家。任何一個滿身能耐的相聲演員,面對這些不學無術的同行們,都忍不住升起厭惡之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