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普博主刘大可发长文表示:“汤是垃圾食品,尤其是久炖的肉汤是‘嘌呤炸弹’,甚至比油炸薯条还垃圾。”这条微博发出后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表示颠覆认知,有网友认为结论过于草率,还有网友评论好像是这么个理。作为吃瓜群众的点评君,心中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小喝到大的老火靓汤,补充多种营养的养生汤,怎么就变成了垃圾呢?

不过马上就有学者出来反驳:汤不是毒药,里面含有很多水溶性营养成分,有益身体健康。一边是知名科普博主,一边是营养学专家,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让点评君更蒙圈了。

所以,汤到底是不是垃圾食品?点评君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喝汤固然有好处,但也要注意个人体质以及量的控制,切忌狂饮,否则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适得其反。

提到这个话题,热爱煲汤的广东人应该最有发言权了!点评君作为非专业人士,搜集了各方观点,小脑袋里嗡嗡的,大家看看要站哪一边。正方:汤是垃圾食品1营养已被破坏

汤久炖之后,维生素会被高温破坏,热变性后的蛋白质也很难溶于水,而人体中所需的矿物质,如钙,铁,锌却还留在了肉里。2盐度超标

想要入口不寡,必定会在汤中加入大量的盐。也许平时炒菜只要放一勺盐,但是换成了汤,哪怕是清汤,三勺也未必够。过量的盐喝下去会威胁人体体液平衡,导致血压升高。3嘌呤炸弹

汤的香味主要来自于饱和脂肪,细胞里的嘌呤会大量溶于汤里,嘌呤摄入过多会显著增加高尿酸的风险。实际上,最简单的降低肉类嘌呤的方法就是用清水煮——结果你还要把煮出来的嘌呤喝下去?

反方:汤不是垃圾食品

1

蛋白质含量不低

肉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2%,但肉本身却含有15%以上的蛋白质。肉块里的蛋白质含量高这点毋庸置疑,但说肉汤的营养不值一提就有点主观了。1斤黄豆加20斤水磨出来的家常豆浆,蛋白质含量也仅有1.8%,所以2%的蛋白质已经相当可观了!2消化不良的人宜靠喝汤吸收营养

除了蛋白质、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之外,肉中的其他小分子含氮物,如肌酸、肌醇、肉碱、鲜味肽和鲜味核苷酸等可溶性成分也进入了汤中。这些成分给汤带来了美好的味道,并提供可以快速吸收并利用的小分子含氮物,对一些手术后无法进食固体食物,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低下的人群来说,还能对增加营养供应有一定帮助,这些好处不能抹杀。

3不要妖魔化嘌呤

肉汤中嘌呤高是不假,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能喝肉汤,事实上只有高尿酸的人需要注意。对宝宝而言,嘌呤作为核酸的成分,是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甚至有些婴儿奶粉还专门添加含嘌呤的核酸物质。

不过,有一种汤是很适合控尿酸人士的,那就是粮食汤。比如煮大米饭时捞出来的米汤,煮小米粥、玉米碴时捞出来的汤。其中不仅嘌呤含量特别低,而且含有溶出的钾元素和B族维生素,都是有利于控制尿酸的。

所以,如果身体健康,指标正常,各种汤都可以喝,只要别太油腻、别太咸,汤的益处还是很可观的。转眼已经入秋,正是喝汤的好时节。

点评君从广东朋友手里拿来了几份养生煲汤秘笈,方法简单但营养绝不简单,现在就传授给大家~【羊肚菌虫草花胶汤】

材料:羊肚菌,虫草花,鳕鱼胶,红枣,莲子

做法:鳕鱼胶泡发剪成小块,将其他材料洗净,一并放入炖盅,还可以加入鸡肉或排骨,炖两小时即可,食用前加少许盐调味,味道鲜美。

功效:鳕鱼胶中富含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美容养颜,可以增强抵抗力。【北芪老母鸡汤】

材料:北芪、花旗参片、湘莲子、冬菇、老母鸡、枸杞、红枣、生姜

做法:冬菇提前一晚泡发,泡发用的水留作煲汤;将老母鸡处理干净后,用水焯一遍撇去血水,再将食材一起放入炖盅,炖两到三小时,随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北芪是一种中草药,可以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这样搭配可以滋补气血。适合面色萎黄,健忘失眠的人群。【板栗乌鸡汤】

材料:板栗,乌鸡,枸杞,虫草花,红枣,花胶

做法:将乌鸡切块冷水下锅,水开一分钟后捞起,清除血水浮沫。全部食材放入锅中,炖两到三小时,撒少许盐,出锅就可以喝啦!

功效:秋天盛产板栗,可以补脾健胃,补肾强筋,可以提高免疫力;乌鸡益气滋阴,对月经紊乱有一定帮助。【莲藕章鱼猪骨汤】

材料:莲藕、排骨、章鱼、花生、绿豆、眉豆、葱姜

做法:将排骨先冷水下锅焯一遍,撇去血水,再将所有食材一起加入锅中,大火煮开,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撒入少许盐。

功效:莲藕中的莲藕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莲藕煮熟后可以养胃,和排骨一起煲能健脾开胃。章鱼可以补气养血,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身。

发现了没,其实养生汤的做法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将各种食材准备好,放进锅里先炖着,再去忙忙自己的事,回过神来差不多就可以喝啦!至于汤到底是不是垃圾,相信各位心里也已经有答案了。

最后,点评君友情提醒,喝汤是件有讲究的事,必须先了解清楚自己的体质:痛风人群忌喝肉汤;高血压人群控盐控油;肥胖和高血脂人群喝汤前先撇油;胃酸多不要空腹喝汤;糖尿病慎喝甜汤;胆囊炎患者忌喝浓汤。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群,也要控制好量的问题,再好的东西吃过量了也会适得其反哦!

| 本文图片均来自大众点评用户素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