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一百单八人大聚义,因劫取生辰纲一事而起,这件事的提出者,是一位其貌不扬的“湖飘”,赤发鬼刘唐。

刘唐,东潞州人氏,自小就飘荡江湖,专好结识好汉。

不难看出,他的父母早亡,家里也无亲戚照顾他,只能选择流落江湖,混口饭吃。

刘唐的绰号赤发鬼,被很多人误读,他不是头发微红,而是鬓边有塔朱砂记,因胎记的原因,导致长在上面的头发已经发黄,朱砂记把发黄的头发映成了红色,乍一看鬓边的头发感觉像红色,很是吓人,久而久之被大家称作赤发鬼。

刘唐的武艺很高,与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如此身手,入伙某一江湖山头或者在江湖上自立山头也都是可以的,可他还是在江湖上飘着。

师从何处?有没有做过震惊江湖的事?为何不到江湖某一山寨当个头领或自立山寨?如何知道梁中书押运生辰纲的路线和时间?为何找上了江湖地位不高且不行走江湖,也从未谋面的托塔天王晁盖?

这些问题,不仔细看,都难从原著中找到答案,所以说刘唐身上的谜团是梁山泊好汉里最多的一位。

他那绰号赤发鬼,可不仅是模样吓人,他的命更是吓人,太硬了,梁山泊两任寨主快被他“克”没了。

对于刘唐,还是先从他那些谜团说起吧。

一、谜之刘唐

刘唐身上的谜团多,不可能全部揭开,书生单个跟大家聊聊,有知道答案的也可以留言告诉书生。

1、师从何处

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答案,施耐庵没有讲过,其他很多好汉也有同样的问题存在,像行者武松,施耐庵用十个章回讲他的故事,都没讲过师从何处。

难道无师自通?靠着一股子蛮力?

绝对不是,靠一股子蛮力,打架还行,真要上阵杀敌,那就不行了,所以会武艺的好汉大多有师承,只是施耐庵没有写出。

2、有没有做过震惊江湖的事

江湖不改,贼人易换。

不管任何时代,都会有江湖存在。

有江湖,那就有贼,任何江湖都一样,只是贼的类型不同。

现如今有些人把自己工作的地方也称作江湖,这样的江湖也有“贼”,不是偷窃的贼,不是杀人的贼,而是伤害自己同事的“贼”。

我们常说的江湖,大多指古时或小说里不受当权者控制和法度约束的社会环境,混迹其中的人,就是江湖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黑社会。

江湖人,都是当权者着重打击的对象,再加上江湖上的黑吃黑等,贼人换代的速度很快。

比如《水浒传》里的锦豹子杨林,他早年和火眼唆倪邓飞合伙,后来离开江湖,只是无法生存,又回到江湖上飘着。

由于贼人换代快,所以某位好汉做过的震惊江湖的事,不容易被记住,只要不是影响力很大的事,新的江湖人是不会在意的。

因此,刘唐极有可能做过震惊江湖的事,只是很久之前了,江湖人都忘记了。

3、为何不到江湖某一山寨当个头领或自立山寨?

这个问题,咱还真难弄清楚,只能猜一下。

刘唐一看就是专干大活的江湖贼人,干一票吃个一年半载的那种。

找山寨入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是别人的地盘,去了之后能不能被接纳还是个问题,就像豹子头林冲拿着小旋风柴进的举荐信到梁山泊都没被白衣秀士王伦接受一样,还有青面兽杨志和花和尚鲁智深也没被二龙山的金眼虎邓龙所接纳,江湖山寨的山大王,可不都是讲道义的侠客。就连后来的梁山泊,也不是谁想上就能上,要么江湖闻名,要么有足够的江湖人脉等。

所以,投山寨入伙难,能接纳他的不多。

像王伦那样自立山寨也不容易,得有地盘,前期得有大量的钱,等等,刘唐也难做到,就算具备了条件,也没那个能力管理。

就这样,刘唐一直在江湖飘着。

4、如何知道梁中书押运生辰纲的路线和时间?

这个问题和刘唐怎么知道梁中书会送生辰纲一样,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很简单。

梁中书送生辰纲被江湖人劫过一次,此事已经是江湖皆知的事。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谁都能想到,刘唐只是粗鲁,不是傻。

至于路线,那就更简单了,从大名府到京城就那么段路,不走官路就走小路,古代可不像现在有那么多路可走。

5、为何找江湖地位不高且不行走江湖,也从未谋面的托塔天王晁盖

如果不找晁盖,就不会有后来的梁山泊大聚义,我们也弄不清楚刘唐是谁的人。

刘唐是个莽夫,劫取生辰纲只会用武力,找江湖山寨就行了,就当自己的投名状,日后还能有个落脚点,可他偏不,要找晁盖。

跟晁盖表明身份和来意后,又去找插翅虎雷横要银子,追到了吴用家门口才动手,将吴用引出来。

之后,吴用就像早有计划一样,安排劫取生辰纲一事,最终智取生辰纲,事发之后连退路都想好了,直接上梁山泊。

这一些列事,吴用再强的智谋,也不可能连想都不想就有了整个实施计划。

所以,吴用是劫取生辰纲的主谋,刘唐受他指使找到晁盖,劫取生辰纲一事在刘唐出现之前就谋划好了。

吴用为什么选晁盖呢?

好控制,讲义气。

吴用对江湖很了解,清楚很多山寨的头领们不是什么讲义气的人,卸磨杀驴的事情常有。

晁盖不同,他结交江湖人不假,但他义薄云天,不会卸磨杀驴,并且与吴用是同村,知根知底。

刘唐身上五个谜团,答案大多是通过联系其他事件做出的猜测,但可信度不低,毕竟没有其他答案了。

看完这个,我们再来看刘唐“克”宋江和晁盖这件事。

二、“克星”刘唐

说克星呢,有些迷信了,可事情真的很巧,宋江和晁盖出现意外都与刘唐有些关系。

1、宋江

晁盖等人上梁山泊安顿下之后,感激宋江报信的恩情,派刘唐前去郓城县送金子,以示感谢。

送金一事很顺利,宋江收下书信以及一条金子,刘唐返回梁山泊。

可接下来,宋江出了大事。

晁盖给他的信,被阎婆惜看到,以此威胁宋江,二人争执不下,宋江杀死阎婆惜,走上了逃亡路。

这事还真的巧,派刘唐送金子,宋江出事了,宋江那么精明的人,竟然失误了,可以烧掉书信,留着也没用,刘唐也没想到这一点,所以没有提示宋江,换做公孙胜,情况就不一样了。

后来刺配江州,宋江不想上梁山泊,晁盖派出刘唐下山去截,宋江上山拿了梁山泊的金银,吴用举荐了神行太保戴宗,没多久,宋江题反诗被打入死囚牢。

又是刘唐,宋江但凡与刘唐接触,接下来都要有倒霉事。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刘唐命硬“克”宋江。

2、晁盖

不管刘唐是谁指使去找晁盖,都是因他而起。

经历“智取生辰纲”、“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晁盖成为了梁山泊的寨主。

表面上看,人生上了一个台阶,其实是走上了不归路。

没有刘唐,晁盖还是东溪村的老大,还是里正,晁保正庄上还是江湖人暂时的避风港,郓城县混不下去的混混儿还能从晁盖那里拿些钱等。

将晁盖送上不归路的,正是刘唐。

当然,晁盖也选择了不归路。

刘唐是忠于晁盖的,宋江上梁山泊后,晁盖执意让贤,刘唐明确反对过。

曾有人说晁盖曾头市中箭是刘唐所为,这样的说法太过荒谬,混战之中的刘唐怎么可能将箭射向晁盖呢,他也没带弓箭,更何况他是晁盖的绝对心腹。

虽然早期是受吴用指使,但刘唐与吴用的关系也不密切,吴用只是满足了刘唐落草当头领的心愿罢了。

打曾头市,晁盖点了他认为与自己一条心的二十个头领,刘唐位列其中。

曾头市中了埋伏,晁盖中箭之后,双鞭呼延灼和锦毛虎燕顺拼死到晁盖身边,晁盖背后的刘唐和白日鼠白胜一起救得晁盖上马。

此处也可以证明射向晁盖的箭与刘唐无关,刘唐一直在晁盖身后,没有任何机会射中晁盖的面部。

之后,晁盖不治身亡。

又是刘唐,这也太巧了,把晁盖“克”死了。

综合宋江和晁盖来看,刘唐就是个“克星”,只要这两位与刘唐在一起,绝没什么好事,还真应了他绰号里的“鬼”字,这命硬的可怕,比鬼都可怕,他的父母也是早亡。

当然,咱不迷信,其实是巧合。

三、抢功刘唐

刘唐的功劳,都集中在晁盖掌控时期的梁山泊。

劫取生辰纲最早的提出者,这是最大的功劳,引出了梁山泊一百单八人大聚义一事。

参加“智取生辰纲”,上梁山泊后生擒济州府尹团练使黄安。

晁盖劫法场救宋江,刘唐参与其中,立功。

之后,宋江带领众兄弟下山立功,刘唐都没有参加,宋江对他不信任,这是刘唐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假如获得信任,刘唐大聚义排名不止第21位,排进前十五不成问题。

晁盖死后,刘唐与众兄弟一起尊宋江,也在宋江让贤玉麒麟卢俊义的时候反对过,他是一个不参与争权夺利的人,谁是老大,他忠于谁,一直没变过。

智取大名府时,刘唐扮作公人,混入城中为内应,与杨雄一同击杀王太守。

打东昌府,刘唐砍伤没羽箭张清战马,成为被打伤的十五员战将中唯一有机会杀或擒张清的好汉,但不幸被马尾扫中眼睛,张清趁机用石子将他打倒在地,遭到官军擒拿,直到东昌府城破才被救出。

二败高俅时,刘唐掌管水路,在公孙胜的协助下,火烧官军战船。

招安后征讨辽国,刘唐作为霹雳火秦明的副将,攻破金星阵。

征讨方腊时,刘唐斩杀润州统制官“巨灵神”沈泽;杭州会战时,刘唐随卢俊义攻打候潮门,见城门未关,为抢头功,单枪匹马冲向城门,被城上坠下的千斤闸板砸死。

这是刘唐从出场到战死唯一一次抢功,马上封侯拜相了,立功多少很重要,所以刘唐的行为可以理解,只是太着急了,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结语:

综合来看,刘唐是个不重名利的人,吃饱喝足就好了。

刘唐可以有更多的故事,但他夹在两任寨主之间,地位很是尴尬,施耐庵主要讲的是宋江,晁盖只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所以他的心腹刘唐,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故事了。

刘唐和后来上山的石将军石勇相似,石勇给宋江送了一封家书,换来了投梁山大寨的机会,也有了第99位的排名,排名虽然不高,但与他的能力比起来已经够高了,真要公平,他排在倒数第二都可以。

刘唐是因引出了劫取生辰纲,奠定了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他的排名只能高不能低,否则宋江和吴用就是忘恩负义之徒。

刘唐此人身上没有太大的亮点,最大的亮点是嘴巴严,吴用指使他去找晁盖的事,一直烂在了他的肚子里,不管跟谁多亲密,不管喝了多少酒,都不曾提起过。

做人呢,嘴巴一定得严,没人喜欢藏不住秘密的人,假如刘唐嘴巴不严,最后恐怕不可能排进天罡三十六了,甚至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另外还要少说话,可以多说废话,但不可以多说心里话,这不是骗人,也不是不实在,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是一种处世哲学,见人只说三分话就好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亲戚,敌人也不是永远的,所以不能对谁都说出心里话。

当一个人饱经世故,看破人情之后,就明白嘴巴严和少开口有多么重要了。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互联网,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