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一百單八人大聚義,因劫取生辰綱一事而起,這件事的提出者,是一位其貌不揚的“湖飄”,赤發鬼劉唐。

劉唐,東潞州人氏,自小就飄蕩江湖,專好結識好漢。

不難看出,他的父母早亡,家裏也無親戚照顧他,只能選擇流落江湖,混口飯喫。

劉唐的綽號赤發鬼,被很多人誤讀,他不是頭髮微紅,而是鬢邊有塔硃砂記,因胎記的原因,導致長在上面的頭髮已經發黃,硃砂記把發黃的頭髮映成了紅色,乍一看鬢邊的頭髮感覺像紅色,很是嚇人,久而久之被大家稱作赤發鬼。

劉唐的武藝很高,與鄆城縣都頭插翅虎雷橫鬥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如此身手,入夥某一江湖山頭或者在江湖上自立山頭也都是可以的,可他還是在江湖上飄着。

師從何處?有沒有做過震驚江湖的事?爲何不到江湖某一山寨當個頭領或自立山寨?如何知道梁中書押運生辰綱的路線和時間?爲何找上了江湖地位不高且不行走江湖,也從未謀面的托塔天王晁蓋?

這些問題,不仔細看,都難從原著中找到答案,所以說劉唐身上的謎團是梁山泊好漢裏最多的一位。

他那綽號赤發鬼,可不僅是模樣嚇人,他的命更是嚇人,太硬了,梁山泊兩任寨主快被他“克”沒了。

對於劉唐,還是先從他那些謎團說起吧。

一、謎之劉唐

劉唐身上的謎團多,不可能全部揭開,書生單個跟大家聊聊,有知道答案的也可以留言告訴書生。

1、師從何處

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答案,施耐庵沒有講過,其他很多好漢也有同樣的問題存在,像行者武松,施耐庵用十個章回講他的故事,都沒講過師從何處。

難道無師自通?靠着一股子蠻力?

絕對不是,靠一股子蠻力,打架還行,真要上陣殺敵,那就不行了,所以會武藝的好漢大多有師承,只是施耐庵沒有寫出。

2、有沒有做過震驚江湖的事

江湖不改,賊人易換。

不管任何時代,都會有江湖存在。

有江湖,那就有賊,任何江湖都一樣,只是賊的類型不同。

現如今有些人把自己工作的地方也稱作江湖,這樣的江湖也有“賊”,不是偷竊的賊,不是殺人的賊,而是傷害自己同事的“賊”。

我們常說的江湖,大多指古時或小說裏不受當權者控制和法度約束的社會環境,混跡其中的人,就是江湖人。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黑社會。

江湖人,都是當權者着重打擊的對象,再加上江湖上的黑喫黑等,賊人換代的速度很快。

比如《水滸傳》裏的錦豹子楊林,他早年和火眼唆倪鄧飛合夥,後來離開江湖,只是無法生存,又回到江湖上飄着。

由於賊人換代快,所以某位好漢做過的震驚江湖的事,不容易被記住,只要不是影響力很大的事,新的江湖人是不會在意的。

因此,劉唐極有可能做過震驚江湖的事,只是很久之前了,江湖人都忘記了。

3、爲何不到江湖某一山寨當個頭領或自立山寨?

這個問題,咱還真難弄清楚,只能猜一下。

劉唐一看就是專幹大活的江湖賊人,幹一票喫個一年半載的那種。

找山寨入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是別人的地盤,去了之後能不能被接納還是個問題,就像豹子頭林沖拿着小旋風柴進的舉薦信到梁山泊都沒被白衣秀士王倫接受一樣,還有青面獸楊志和花和尚魯智深也沒被二龍山的金眼虎鄧龍所接納,江湖山寨的山大王,可不都是講道義的俠客。就連後來的梁山泊,也不是誰想上就能上,要麼江湖聞名,要麼有足夠的江湖人脈等。

所以,投山寨入夥難,能接納他的不多。

像王倫那樣自立山寨也不容易,得有地盤,前期得有大量的錢,等等,劉唐也難做到,就算具備了條件,也沒那個能力管理。

就這樣,劉唐一直在江湖飄着。

4、如何知道梁中書押運生辰綱的路線和時間?

這個問題和劉唐怎麼知道梁中書會送生辰綱一樣,看似很難理解,其實很簡單。

梁中書送生辰綱被江湖人劫過一次,此事已經是江湖皆知的事。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誰都能想到,劉唐只是粗魯,不是傻。

至於路線,那就更簡單了,從大名府到京城就那麼段路,不走官路就走小路,古代可不像現在有那麼多路可走。

5、爲何找江湖地位不高且不行走江湖,也從未謀面的托塔天王晁蓋

如果不找晁蓋,就不會有後來的梁山泊大聚義,我們也弄不清楚劉唐是誰的人。

劉唐是個莽夫,劫取生辰綱只會用武力,找江湖山寨就行了,就當自己的投名狀,日後還能有個落腳點,可他偏不,要找晁蓋。

跟晁蓋表明身份和來意後,又去找插翅虎雷橫要銀子,追到了吳用家門口才動手,將吳用引出來。

之後,吳用就像早有計劃一樣,安排劫取生辰綱一事,最終智取生辰綱,事發之後連退路都想好了,直接上梁山泊。

這一些列事,吳用再強的智謀,也不可能連想都不想就有了整個實施計劃。

所以,吳用是劫取生辰綱的主謀,劉唐受他指使找到晁蓋,劫取生辰綱一事在劉唐出現之前就謀劃好了。

吳用爲什麼選晁蓋呢?

好控制,講義氣。

吳用對江湖很瞭解,清楚很多山寨的頭領們不是什麼講義氣的人,卸磨殺驢的事情常有。

晁蓋不同,他結交江湖人不假,但他義薄雲天,不會卸磨殺驢,並且與吳用是同村,知根知底。

劉唐身上五個謎團,答案大多是通過聯繫其他事件做出的猜測,但可信度不低,畢竟沒有其他答案了。

看完這個,我們再來看劉唐“克”宋江和晁蓋這件事。

二、“剋星”劉唐

說剋星呢,有些迷信了,可事情真的很巧,宋江和晁蓋出現意外都與劉唐有些關係。

1、宋江

晁蓋等人上梁山泊安頓下之後,感激宋江報信的恩情,派劉唐前去鄆城縣送金子,以示感謝。

送金一事很順利,宋江收下書信以及一條金子,劉唐返回梁山泊。

可接下來,宋江出了大事。

晁蓋給他的信,被閻婆惜看到,以此威脅宋江,二人爭執不下,宋江殺死閻婆惜,走上了逃亡路。

這事還真的巧,派劉唐送金子,宋江出事了,宋江那麼精明的人,竟然失誤了,可以燒掉書信,留着也沒用,劉唐也沒想到這一點,所以沒有提示宋江,換做公孫勝,情況就不一樣了。

後來刺配江州,宋江不想上梁山泊,晁蓋派出劉唐下山去截,宋江上山拿了梁山泊的金銀,吳用舉薦了神行太保戴宗,沒多久,宋江題反詩被打入死囚牢。

又是劉唐,宋江但凡與劉唐接觸,接下來都要有倒黴事。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劉唐命硬“克”宋江。

2、晁蓋

不管劉唐是誰指使去找晁蓋,都是因他而起。

經歷“智取生辰綱”、“林沖火併王倫”之後,晁蓋成爲了梁山泊的寨主。

表面上看,人生上了一個臺階,其實是走上了不歸路。

沒有劉唐,晁蓋還是東溪村的老大,還是里正,晁保正莊上還是江湖人暫時的避風港,鄆城縣混不下去的混混兒還能從晁蓋那裏拿些錢等。

將晁蓋送上不歸路的,正是劉唐。

當然,晁蓋也選擇了不歸路。

劉唐是忠於晁蓋的,宋江上梁山泊後,晁蓋執意讓賢,劉唐明確反對過。

曾有人說晁蓋曾頭市中箭是劉唐所爲,這樣的說法太過荒謬,混戰之中的劉唐怎麼可能將箭射向晁蓋呢,他也沒帶弓箭,更何況他是晁蓋的絕對心腹。

雖然早期是受吳用指使,但劉唐與吳用的關係也不密切,吳用只是滿足了劉唐落草當頭領的心願罷了。

打曾頭市,晁蓋點了他認爲與自己一條心的二十個頭領,劉唐位列其中。

曾頭市中了埋伏,晁蓋中箭之後,雙鞭呼延灼和錦毛虎燕順拼死到晁蓋身邊,晁蓋背後的劉唐和白日鼠白勝一起救得晁蓋上馬。

此處也可以證明射向晁蓋的箭與劉唐無關,劉唐一直在晁蓋身後,沒有任何機會射中晁蓋的面部。

之後,晁蓋不治身亡。

又是劉唐,這也太巧了,把晁蓋“克”死了。

綜合宋江和晁蓋來看,劉唐就是個“剋星”,只要這兩位與劉唐在一起,絕沒什麼好事,還真應了他綽號裏的“鬼”字,這命硬的可怕,比鬼都可怕,他的父母也是早亡。

當然,咱不迷信,其實是巧合。

三、搶功劉唐

劉唐的功勞,都集中在晁蓋掌控時期的梁山泊。

劫取生辰綱最早的提出者,這是最大的功勞,引出了梁山泊一百單八人大聚義一事。

參加“智取生辰綱”,上梁山泊後生擒濟州府尹團練使黃安。

晁蓋劫法場救宋江,劉唐參與其中,立功。

之後,宋江帶領衆兄弟下山立功,劉唐都沒有參加,宋江對他不信任,這是劉唐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假如獲得信任,劉唐大聚義排名不止第21位,排進前十五不成問題。

晁蓋死後,劉唐與衆兄弟一起尊宋江,也在宋江讓賢玉麒麟盧俊義的時候反對過,他是一個不參與爭權奪利的人,誰是老大,他忠於誰,一直沒變過。

智取大名府時,劉唐扮作公人,混入城中爲內應,與楊雄一同擊殺王太守。

打東昌府,劉唐砍傷沒羽箭張清戰馬,成爲被打傷的十五員戰將中唯一有機會殺或擒張清的好漢,但不幸被馬尾掃中眼睛,張清趁機用石子將他打倒在地,遭到官軍擒拿,直到東昌府城破才被救出。

二敗高俅時,劉唐掌管水路,在公孫勝的協助下,火燒官軍戰船。

招安後征討遼國,劉唐作爲霹靂火秦明的副將,攻破金星陣。

征討方臘時,劉唐斬殺潤州統制官“巨靈神”沈澤;杭州會戰時,劉唐隨盧俊義攻打候潮門,見城門未關,爲搶頭功,單槍匹馬衝向城門,被城上墜下的千斤閘板砸死。

這是劉唐從出場到戰死唯一一次搶功,馬上封侯拜相了,立功多少很重要,所以劉唐的行爲可以理解,只是太着急了,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結語:

綜合來看,劉唐是個不重名利的人,喫飽喝足就好了。

劉唐可以有更多的故事,但他夾在兩任寨主之間,地位很是尷尬,施耐庵主要講的是宋江,晁蓋只是起到承上啓下作用的人物,所以他的心腹劉唐,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故事了。

劉唐和後來上山的石將軍石勇相似,石勇給宋江送了一封家書,換來了投梁山大寨的機會,也有了第99位的排名,排名雖然不高,但與他的能力比起來已經夠高了,真要公平,他排在倒數第二都可以。

劉唐是因引出了劫取生辰綱,奠定了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他的排名只能高不能低,否則宋江和吳用就是忘恩負義之徒。

劉唐此人身上沒有太大的亮點,最大的亮點是嘴巴嚴,吳用指使他去找晁蓋的事,一直爛在了他的肚子裏,不管跟誰多親密,不管喝了多少酒,都不曾提起過。

做人呢,嘴巴一定得嚴,沒人喜歡藏不住祕密的人,假如劉唐嘴巴不嚴,最後恐怕不可能排進天罡三十六了,甚至會危及自己的生命。

另外還要少說話,可以多說廢話,但不可以多說心裏話,這不是騙人,也不是不實在,而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是一種處世哲學,見人只說三分話就好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親戚,敵人也不是永遠的,所以不能對誰都說出心裏話。

當一個人飽經世故,看破人情之後,就明白嘴巴嚴和少開口有多麼重要了。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很難覈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