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難過“三關”,往往爲了面子、底子、票子鬧出一些事情來,遭同行或者老百姓指摘。這幾年書畫作品動輒幾百上億的成交價,更是讓能潛心搞藝術的畫家越來越少。時至今日,能過得了上述“三關”的畫家屈指可數。範揚是中國書畫界的元老,他對“三關”的態度如何?達到了怎樣的境界?

範揚的作品不管是山水、人物、花鳥,吸引觀者的不是形,不是筆墨,更不是法度,而是一種精神氣概。這種精神氣概,我看有四方面的內涵:一是披瀝當代、立足千古的自信;二是體現民族性;三是衝擊視覺;四是激情飛意,躁動生猛,開疆擴土的個性。這種自信性是充分相信自己的材質與能量,相信自己是當代的高端,同時又把對自己的期許放到歷史長河裏面去,既與古人對話,又與古人血戰,一決高低,以便使自己的藝術成爲幾百年以後的大家,成爲後人尊敬的典範。範揚不但有這個心,而且是以詩爲魂魄、以書爲骨血的精神和西方繪畫爭雄。一種強悍的視覺衝擊力,是一種比草書還快、風馳電掣的速度感,提煉對象的單純、明朗,表現自我極度強烈化。他的藝術個性是生機勃發的,特別張揚的,非常生猛的,又是特別自由的。

範揚出身於詩文書畫世家,不乏才情。但與其他世家子弟不同的是,範揚能夠立定精神,扎牢根基,含英咀華,厚積薄發。17歲,他高中畢業,進入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學畫,學民間工藝,學剪紙,畫刺繡畫稿,臨八十七神仙卷,臨宋畫,練白描,嚴格訓練,嚴格要求。當時,有吳冠中、黃永玉、範曾、袁運甫、袁運生、高冠華、韓美林等大師到南通,到工藝美術研究所講學、作畫,範揚獲益匪淺。

筆沉墨厚是範揚繪畫作品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審美特質。範揚畫作章法別緻,在筆線、墨色與色彩上恣肆荒率、雄渾遒勁,枯筆濃墨彰顯着磅礴無羈的藝術“設計”。英國著名學者柯林伍德在《精神鏡像:或知識地圖》的開篇第一句即雲:“一切思想皆爲行動而存在。……自我理解的目的不是有識之士對其自身理智的神祕特性進行沉思,而是讓這種特性在充滿生機的實際生活中更加自由、也更加有效地得到展示。”

而範揚的繪畫世界就是“以書入畫”、以風格統一的“骨法用筆”將山水、花鳥、人物這三大“心靈圖像系統”從工筆到寫意真實地呈現出來了——“每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都具備一種深刻的結構統一性”,這在當今畫壇是極爲少見的,陳傳席先生曾如此點評:“這筆下的功夫是瞞不住內行的。唐人張彥遠說:‘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又云:‘故工畫者多善書。’……範揚平時不大炫耀自己的書法,他寧肯炫耀自己的繪畫。這正是他的狡黠之處。他不暴露自己畫得好的隱祕。實際上,他下了不少功夫研究書法,暗自用功於此道。……他的畫之所以能‘筆沉墨厚’,根底也在於其對書法的深入把握。”

同時,範揚“書畫完美融合於一體”的藝術功力更是當今畫壇一絕,其打通了山水、花鳥、人物的繪畫類型,融匯了寫意、工筆、書法的筆墨章法,從雅到俗、從塵世到佛學、從山川風物到多彩人物等多維度地呈現了獨具精神性的魅力圖像世界,“大幅創作與精緻小品均追求意境之美和筆墨品質,以高產的積累和鮮明的個性成爲當代中國畫藝術開拓創新的一位重要代表”。

總之,範揚確實是聰明的,他的畫,調倪風流,若風行雨散,具有從意適便而臨事制宜的特質,很符合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另外,他的畫常似水於風乍起處起波瀾,又極耐看,即便是工細一路畫風,他也畫得輕鬆自由,同樣符合現代人的欣賞習慣。現代人不是生活節奏很快嗎?不是沒有時間細細“閱讀”嗎?不是喜歡快餐文化嗎?那我就給你一個不假思索的一揮而就,但關鍵是,這個“不假思索的一揮而就”,卻又是那麼醇厚、濃配,蘊涵着深博的文化底蘊。就像大學者寫的小文章,即興一揮即古厚鮮活,處處醒透,充滿迷人的魅力。於是,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範揚的畫又是極見功力的。他的畫,是聰明中內蘊淵深功力的。這就是欣賞時令我們不忍釋卷的範揚的畫。對範揚的得意一揮的畫,我們應當作如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