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乘风破浪的姐姐》悄然上线,激起浪花无数。

前面两期,姐姐们的表现非常亮眼,她们累了会发脾气,饿了也会直接要求节目组提供食物,每一个人都怀揣自信要站C位,这是其他选秀节目中所看不到的。

2020年9月4日,历时84天,历经6次公演,成团名单最终揭晓:宁静、万茜、张雨绮、孟佳、李斯丹妮、郁可唯、黄龄最终成团,一切都是流量的博弈与资本的考量。

12期看下来,面对越来越变得千篇一律的表演风格与千人一面的姐姐,观众们变得不再激动,因为看了几期大家就发现,没有什么所谓的打破束缚,节目整体依然是用主流少女团体的模式在要求姐姐们,为了在舞台上留下来,姐姐们都被千篇一律地“格式化了”,都变乖了。

热搜、营销、人设、剪辑都盖过了节目本身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后,几乎每周五都会承包热搜,把加更版和加长版也统计进来,12期的节目热搜就超过了200个,当中有一周上榜热搜达到33个,总阅读量有57亿,互动量103万。

这些数字都明显印证着,有热搜就有流量有话题,节目热度和电视台的广告收入都会节节攀升。

每次播出之后,节目中的某些片段总是会被不同的营销号拿来解读,比如金莎掉扇子、孟佳被淘汰、黄圣依哭不出眼泪、蓝盈莹的野心、万茜的个人喜爱度等等,这些姐姐们的片段不断被放大,总会成为网友们的攻击对象。

营销和炒作过了火,观众们也就缺乏了耐心去安静看待整个表演,而是给整个节目都贴上了“宫斗剧”的标签。

要说营销人设,万茜和蓝盈莹真是首当其冲。

节目播出之后,万茜被讨论得非常多,她本身是一个演员,之前出圈的作品很少,知名度也不大,虽然也会唱歌、跳舞、玩吉他,但是唱功和舞蹈功底其实是比不上一些姐姐的。但是万茜每次的观众喜爱度都非常高,一直稳居前三甲,这让很多网友把她默认为节目的“皇族”,认为节目组在力捧她,而最终成团,当然也是理所当然了。

有媒体统计发现,万茜在节目播出至今,已经接下了4个代言,人淡如菊的她再也不是只出现在作品中的演员了。

蓝盈莹也在节目中因为把努力表现得太明显,而被塑造成最有野心的姐姐,但实际上参加比赛的姐姐们谁不努力,经过节目组剪辑呈现出来的结果,活生生地把这样一个女孩从初舞台第一,变成了观众喜爱度倒数第一,其实她只是希望自己“干一行像一行”,也没什么错。

从千姿百态被修剪成整齐划一的“少女团”

如果说哪个节目能真的重新定义了女团,刚刚开播的浪姐是最有这个可能性的,我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千姿百态的姐姐们。

宁静一来就说直白地说“不想成团”,工作人员让她做下自我介绍,她说:“我还要作自我介绍吗?那这么多年不是白混了。”

面对摄影师的要求,伊能静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要让我来配合你们,要让你们来配合我。”这些姐姐都有自己的姿态,她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参加的不是养成类节目,而是展示个人魅力的节目。

她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但是节目组自身对于这档节目的定位并没有太搞明白,越往后走就变得越像少女团的选秀节目了。

很多姐姐,是真的抱着舞台梦想来的。 她们想在台上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但是她们发现事与愿违。

第一次公演后,姐姐们都发现慢歌很吃亏,只有又唱又跳又燃又炸的快歌才能讨现场500位观众的欢心。但节目的分组对抗又不太公平,并不是同一类型的歌曲在PK,而是各种曲风混合。因此,姐姐们只能千篇一律争取能赢的那个类型,而不是考虑哪些歌曲适合自己或者是有深度。

渐渐地,她们越来越变成整齐划一的“少女团体”了,她们开始讨好观众,集体蹦蹦跳跳。之前赵兆老师还批评孟佳“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观众想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我们干脆做回那种小女孩的女团算了。”确实,观众都赞赏赵兆老师的远见,吐槽杜华老师的成团标准,没想到,到最后还是杜华的标准赢了。

节目组要的依然是一个少女模式的团体,除了选手年龄较大之外,其他的并无任何不同。姐姐们为了能走得更远,只能这里拼命练习,年过50的伊能静也在拼命提升自己的舞蹈,跟18岁的女练习生一样起早贪黑,无暇他顾。

难怪有网友评论说:“节目组收集了三十多块璞玉,然后用女团的模子把她们捶打成橱窗里可以售卖的标准商品。”

对观众缺乏充分的尊重

还记得,初舞台时浪姐播出时显示“全开麦Live”,也就是现场真唱,可从此之后这三个字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不仅是人人完美的大修音,播放的正片还被观众扒出涉嫌音轨和彩排画面的后期替换。

到了前晚的直播舞台上,更是出现了嘉宾真唱,姐姐们假唱的怪事,练习了84天,她们到底练了什么?

浪姐的个人喜爱度也一直是个迷,冲浪榜也冲得糊里糊涂,甚至在成团夜上的的网络投票,也依旧没显示每个姐姐的即时票数。

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次公演投票规则都受到争议,而最终成团投票机制,更是引发了刷票嫌疑。比如8月31日晚间,宁静组票数暴涨14万票,此中郁可唯暴涨9.34万票,阿朵暴涨5.32万票,引起网友们留意,指责存在刷票嫌疑,不过到了最后,节目依然没有交代实时票数。到底是要平衡出道票数?还是有人刻意违规?这些猜测,也消耗了观众对《浪姐》的信任。

在内容上,比如《花样年华》《我用尽一切奔向你》等节目最后都没有取得好票数,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内容的伤害,是现场投票观众的审美太迷,还是人气和流量超过了表演本身,这都不得而知,反正潜规则就是“要燃要炸”。

“三十而立,我们从每一寓言里,辨认自己,也认识他人的内心,他人的真理;三十而骊,骊色骏马,飞云踏海,我们关心成功,也关心失败,更关心每个人要面对的那座山。”

就像文案中说的那样,《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聚焦30+女性的选秀节目从概念到制作都是标新立异的,选手自身的实力、个人魅力都为节目奠定了热度和口碑,无奈因为节目的模式,导致这些姐姐们的个人特色在比赛中被磨平。

这也为此后有可能到来的第二季敲响了警钟:理念创新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与贯彻,创新要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实现真正的乘风破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