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末期的歷史事件之中,北洋學堂的建立應該說是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的,從後期的歷史發展我們也能夠明顯的看得出來。對於當時的大清王朝和慈禧來說,在那樣的一個時期,建立起北洋學堂這樣的一個機構。確實也是清朝對未來的希望,因爲當時的清朝已經病入膏肓了,慈禧雖然有個人的私心,但是站在她的角度上來說,她也是希望大清王朝能夠再次的迎來輝煌的。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北洋學堂將會在大部分的方面上向歐洲和日本學習,包括學習方法和訓練技能等多方面的內容。

筆者在這裏整理了一組當年北洋學堂學習的老照片,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看,在那樣的一個時代,北洋的學子們是如何進行學習的。

在上圖之中的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幾位身着當時北洋學堂校服的青年人,正並排地坐在桌子後面,在他們的桌子上面有一排排的課本,大家正在聚精會神地做着筆記和讀書。

對於當時大清的青年才俊們來說,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學習他國的先進知識和未來戰場上必要的技能是十分的難得和可貴的, 以我們能夠看到他們的學習態度也是非常的認真的。

而在上面的這張照片之中,我們看到一位年輕的學子正拿着顯微鏡觀察着什麼,當時的顯微鏡,無論是對於清朝的高層人士還是普通平民來說,都是極其稀罕的一種物品,畢竟這種西洋科學的產物才流入中華大地沒有多長的時間。

而這張照片則更加全面地向我們展示了當年北洋學堂學生集體學習時的場面。大家看起來也確實比較的聚精會神,但是有一件事情筆者不明白,那就是爲什麼學生們總是露天學習而沒有在專門的教室裏呢?

這張照片的場景同樣是發生在北洋學堂之中,看起來就像表演一羣猴子在爬杆,但其實這並不是大家在表演雜技,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杆子上面有十幾個人,他們正在進行體能技能的訓練。應該說這種訓練方式對於個人的膽略和心理素質等很多方面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的。

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們正在進行持槍的隊列訓練,說實話如果當時的學員們脫去清朝的這種特有傳統的軍事服裝而換上現代化的軍裝的話,整體的效果應該會更加的好一些。

總之,北洋學堂的興起,作爲清朝末期所做的一個重大的事件,對於我國的歷史是有着非常深遠的影響的,甚至我國海軍的現代化建設最初的起源應該就在這裏,只不過,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說,所缺乏的也許並不一定是這種武力上和裝備上的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