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清宮劇《延禧攻略》播出以後,我相信大多都對裏面的女主魏瓔珞的故事有很大的感觸,她只是一個爲了調查長姐之死的民女,卻一步一步逐漸成長爲母儀天下,這樣子的勵志故事怎麼可能不令人動容呢?

然而魏瓔珞更多的是文學所塑造出來的,雖然有歷史任務可查詢,但是她真實的歷史遠沒有那麼的勵志,但是《延禧攻略》之中的另一個配角海蘭察在歷史上真的可以說是很勵志的,魏瓔珞只是一個宮女最後逐步成長爲母儀天下的皇后。

而海蘭察的起點也比較低,他一開始也是在皇宮當差,不過不是太監,而是皇帝身邊的大內侍衛,後來一步一步成長爲乾隆朝的著名將領,甚至現在很多人認爲乾隆朝的名將當屬海蘭察爲第一,甚至風頭要蓋過寵將福康安。那麼海蘭察的人生經歷究竟有多傳奇呢?從侍衛到將領,海蘭察中間經歷了什麼:

在《延禧攻略》之中我想人們印象最深的應該也有傅恆吧,在歷史上他也是一個戰功赫赫的將領,可是我們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傅恆出身名門,富察氏在滿族內部都是高等貴族,而他的姐姐後來又成爲了皇后,再加上傅恆也不是一般的“紈絝子弟”自身也是文武雙全,自然會得到乾隆帝的重視,而海蘭察卻與之相反,他的出身如果和傅恆比起來真的是一個天一個地,就好比“富二代”和“屌絲“的區別。

海蘭察出身於”索倫部“,”索倫“的意思翻譯成漢語就是居住在上游的人,滿清入關之後,中原的花花世界讓他們忘記了自己曾經是多麼的驍勇,所以當時在黑龍江堅持漁獵的索倫部就成了清朝歷代皇帝的殺手鐧部隊,所以到了後來”索倫“漸漸的也被賦予了“先鋒”、“頂樑柱”等多種含義的詞彙。

海蘭察的第一次出現是在乾隆二十年隨清軍出征準噶爾,以索倫馬甲的身份參戰,也就是說此時的海蘭察只是一個小兵,而與之相對的同時期的傅恆已經是清朝的軍機大臣了,所以從這可以看出兩人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當然,海蘭察的幼年殘酷經歷也幫助了他,擅於騎射的他在此戰中表現英勇,當時輝特部臺吉巴雅爾跟從阿睦爾撒納反叛,清軍到處搜查他,最後被海蘭察發現,將其生擒回去,而乾隆皇帝因此龍顏大悅,賜海蘭察“額爾克巴圖魯”稱號,將其擢升爲二等侍衛,不久又將其晉升爲一等侍衛。

乾隆三十二年,清朝又一次爆發了戰事,乾隆帝命令清軍南征,目標直指當時地處清朝西南方向的緬甸,他作爲先鋒官率軍進入緬甸。十二月,清軍越過虎踞關到達了緬甸境內,海蘭察奉命探查情報,率領輕騎數人在外遊蕩之時遇到了緬甸軍隊,海蘭察設計殺死三人,生俘七人,在攻擊老官屯之時又斬首兩百人,直接搗毀了緬軍大寨,所以此戰之後海蘭察又因功晉爵被封爲鑲黃旗蒙古副都統。

可以說成爲二等侍衛是海蘭察發跡的開始,在此後的歲月裏,他有幸和當時乾隆朝的名臣傅恆以及乾隆帝的愛講福康安一起共事,也和他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之戰爆發,海蘭察奉命跟隨鐵將軍阿桂、福康安等人一同討伐金川,在平定小金川的過程中,海蘭察在此因功晉升。然而在之後平定大金川的戰役之中,海蘭察卻碰到了一些障礙,因而海蘭察上疏請罪,乾隆帝卻並沒有因此怪罪他,還下詔安慰他:“鎮靜,鼓士氣,圖恢復。”最終在阿桂、海蘭察、福康安等人的努力下,大小金川之戰終於平定,前後歷時四年。

乾隆五十六年,海蘭察迎來了其人生的最後一戰,這一次他又是和福康安搭檔出征西藏,兩人之間經過幾十年的搭檔,彼此之間的配合已經十分默契,最終海蘭察因功晉封爲一等公,這已經是除清朝宗室之外,能享有的最高爵位了。

乾隆五十八年,海蘭察去世,本來按照清朝的規矩海蘭察是不能入昭忠祠的,可是乾隆皇帝對海蘭察十分偏愛,特地爲了他破例,從這點上來說海蘭察一生也算善終了,生前遇到一個伯樂,死後能夠得到應有的諡號,對武將來說也算功德圓滿了。

海蘭察沒有傅恆的身價,可是他卻憑藉着自己的戰功硬生生和傅恆並列,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他自身努力的結果,所以海蘭察的一生堪稱是傳奇,從勵志角度來說,這纔是真正的勵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