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以隋唐亂世爲藍本,英雄奮起,伸張正義,推翻腐敗王朝,建立新政權。從此,許多英雄出現在你面前。其中,最優秀的被評爲“十三傑四猛四絕”。他們每個人都有絕技,以一敵百,那叫一個快。

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書中有一段描寫李元霸和羅成打架的事。我們都知道,李元霸和羅成都是以勇敢著稱的。在兩人激戰之際,羅松來將羅成的長矛打斷。最後,兩人沒有分出誰勝誰負。我不知道,讀者是否和我一樣多疑?如果他們繼續戰鬥,誰會更好?

讓我們先看看他們的事蹟。

羅成是隋唐演義中以羅士信爲原型的人物,是隋唐十三位英雄中的第七位,非常有才幹。因爲,他不苟言笑,他被稱爲“冷麪寒槍俏羅成”。據記載,羅士信14歲時,曾與張須陀去打仗。

當時,軍亂民困,隋代楊帝不體諒民情,鋪張浪費,使所有英雄人物紛紛起義。於是,只有十幾歲的他渴望在戰場上殺敵,並要求到前線去。而張須陀見他只是個孩子,便戲稱他連盔甲都不會穿?惹得大家紛紛發笑。

羅士信沒有理他,就拿起一支長矛,穿上兩套盔甲,跳上了馬。之後,張須陀見他非常勇敢,便請他參戰。濰水之戰一打響,羅士信就騎馬趕往了敵營。他每殺一個人,就砍掉他的頭,在戰場前巡邏,敵人中沒有人敢站出來迎接他。

於是,張須陀趁機率軍進攻,敵人戰敗,四處逃竄。之後,羅士信每次殺敵人,就割下鼻子放在懷裏。戰鬥勝利後,他回到營地清點殺死的敵人數目。當時,張須陀大喫一驚,每次打仗,他總是帶着羅士信。

在與李密的一次較量中,張須陀輸給了李密,隨後自殺身亡了。之後,羅士信跟隨了李密,被任命爲總管。在與王世充的一次戰鬥中,羅士信身中數箭被捕。當時,王世充聽說羅士信非常勇敢,便想收爲己用,並給予他豐厚的待遇,甚至和他一起喫飯睡覺。

隨後,王世充徹底打敗了李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好將軍,對邴元真與羅士信一視同仁,這讓羅士信很不高興。此外,王世充還強行帶走了自己心愛的馬送給了侄子,這讓他有了離開的念頭。

在谷州戰役中,他向唐朝投降,被任命爲行軍指揮。同年,他跟隨李世民包圍了慈澗,將王世充的兒子刺傷在馬下,攻佔千金堡,征服了王世充。後來,因在戰場上表現突出,被封爲郯國公。

說到李元霸,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他那800斤重的錘子和他的坐騎“萬里雲”。他是李世民的弟弟,自幼受紫陽真人教誨,武功高強,傳說是大鵬金翅鳥在上界的轉世。雖然瘦弱,面容醜陋,卻能生出一副神奇的力量,打鐵如泥。

在晉陽宮的一場武術比賽中,宇文成都一手抱着腰,另一隻手舉着一隻重達3000斤的石獅。他走到大廳前面,一步一步地把它放下。李元霸見此,捲起袖子。他左手舉起一隻石獅,右手舉起一隻石獅。之後,他走到大廳前面,把它們放在大廳中間。當時,在場的人都非常震驚。

可見,他的神力是無與倫比的。

這樣的人在戰爭中是戰無不勝的。在紫金山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手裏拿着兩把錘子,在180萬的敵軍中衝殺。當時,敵人無力抵抗,只能選擇投降,李密只好交出玉璽。估計,這樣的成績是普通人無法比擬的。這樣的人誰也抵擋不住,而他這個人的對抗也是起起伏伏。

在一場戰鬥中,裴元慶上前迎接他,三回合幾乎沒有招架,然後驚呼:“哎喲,真厲害。”李元霸轉身逃跑,大喊:“好兄弟,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擋得住我的半錘子。如果你接了我三錘子,算是一個英雄,我今天就饒你一命。”

可以看出,李元霸此時有些理智,他的大錘還能留下活口。

但在後面的章節裏,李元霸的眼睛有些紅了,他無法停止殺戮。在與宇文成都的比賽中,他站在那裏伸出了一隻胳膊,使宇文成都再也動不了了。之後,他掃了一手,宇文成都就倒在了地上。最後,他把宇文成都拋向空中,活生生地撕碎了。這種殘忍的手法,讓人難以接受。

讓這樣一個殺氣騰騰的李元霸和我們漂亮的羅成打架,真是一種摧殘。其實,筆者沒有寫他們的正面競爭,也是對羅成的一種憐惜。一個是十三傑之首,另一個是四猛豪傑,也許他們不需要比武,在讀者心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參考資料:

【《隋唐演義》、《說唐全傳》、《新唐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