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小遊園是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誌,也是透視人居環境的縮影。近年來,蘭州市着眼於民生細節,大力推進城區小遊園建設,新改建小遊園和小綠地79處,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鋪上生機勃勃的底色。

每天清晨,散落在城區的小遊園便熱鬧起來,老人們早早地起來散步、健身、打太極、跳廣場舞……上班族穿梭在綠意盎然的步道上,身心愉悅地去上班。

“以前大多時間能待在家裏,今年這個公園建好以後,我每天早上都要來逛一逛,看看別人打太極,甩鞭子,陪孫子玩一會,公園裏花紅草綠,環境很好。”家住城南國際的方先生帶着兩個孫子在中車·拾光公園裏玩耍,旁邊市民三五成羣地散步和鍛鍊,慕名而來的遊客拍照留念,不遠處廢棄廠房改造的籃球場一羣大學生在打比賽。中車拾光公園前身是中車蘭州機車廠柴油機分廠廠區,是蘭州市老工業企業“出城入園”後,首個利用部分老廠區原址建設的公益性社區公園,今年5月23日開園迎客。園內高高聳立的煙囪,曾是中車蘭州機車廠柴油機分廠老廠區的地標,園內還保留了廠區原有的火車軌道、廠房桁架、煙囪等,並將一部分老廠區的生產設備零部件進行藝術化加工,還將老廠區內雪松、榆樹、刺槐、臭椿等30年以上喬木全部保護遷移至公園內。

“過去這裏是一個大坑,雜草叢生,時間長了,就有人亂扔垃圾,慢慢地成一個垃圾場。老廠區建成公園後,我們老年人出了小區就是公園,在這裏和大夥一起打牌、拉家常,感覺身體都比原來硬朗了。”王大爺在龔家灣生活了快二十年,見證了龔家灣小遊園的建設。走進龔家灣小遊園,濃密的樹木,翠綠的草坪,以紅色爲基調的精緻走廊,園內還設置了大大小小法治內容的宣傳欄和標語標識。七里河區園林綠化所工作人員高健介紹說,“這個小遊園2017年開始建設的,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公共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擁有健身、賞景、休閒等多位一體的配套服務措施。給周圍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息鍛鍊的場所。”

近年來,蘭州市按照城市總體規劃佈局,分步拓建和改造城市公園,有序開展“黃河風情線”沿線主題公園、園林景觀的提升改造,城市建成區累計新增改造城市綠地482.5公頃,綠地面積達到7868.46公頃,綠地率達到35.43%。新改建小遊園、小綠地79處,創建45個花園式單位(小區)和62個園林式單位(小區)。蘭州市林業局局長王立吉說,“通過規劃建綠、拆違還綠、見縫插綠等建設和改造‘三小’綠地,城市綠量增加了,人居環境靚麗了,生態環境也明顯改善,廣大市民切實享受到綠色福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