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亂世,期間出現了很多英雄人物。不僅有曹操這種爭霸天下的梟雄,還有關羽這樣能征善戰的悍將。按時史書記載,關羽早年一直跟在劉備身邊,雖然一直顛沛流離,但卻始終不離不棄。關羽和劉備、張飛兩人情同兄弟。期間,關羽儘管得到了曹操的厚待,可是卻沒有被曹操所折服,一有機會就離開了曹操,回到劉備身邊繼續效力。因此,關羽成了忠義的化身。

在蜀漢陣營中,關羽一直都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深得劉備的信任。赤壁之戰後,曹操元氣大傷,劉備的實力逐漸發展了起來,於是關羽就擔負起了鎮守荊州的重要責任。公元219年,關羽在跟曹操手下大將曹仁戰鬥的過程中,逐漸獲得了優勢,用水陸並進的方式,圍困襄樊兩地,還用大水淹沒七軍,讓于禁等人全軍覆沒,鑄就了自己威震華夏的不朽威名,曹操因此差點兒嚇得挪地方。

關羽在圍困樊城的時候,曾多次派人去上庸三郡,讓鎮守在那邊的劉封和孟達過來支援。這時候,關羽在戰場上佔據巨大優勢,劉封等人以陣地不穩不能輕易離開爲理由,拒絕了關羽的調遣。對劉封兩人來說,去樊城那邊幫助關羽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處。如果跟關羽一起攻破城池的話,主要功勞肯定是關羽的,他們兩個人只能在旁邊陪襯一下。在這期間如果上庸三郡被人趁虛而入的話,甚至還得遭到責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關羽那邊的戰局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原本的大佔優勢,直接落到了兵敗麥城的結果。關羽在逃亡的過程中,不慎被東吳孫權的手下所埋伏,跟長子關平一起遭到了殺害。隨後,孫權讓人把關羽的頭顱,送到了曹操那邊,試圖分散劉備的恨意。曹操對關羽一直都很欣賞,讓人以諸侯標準把關羽安葬到了洛陽,孫權那邊也做了差不多一樣的事情,以諸侯之禮安葬了關羽的身軀。

關羽被東吳殺害之後,劉備非常的傷心,還遷怒到了劉封和孟達兩人身上。孟達對此十分恐懼,沒過多久就帶着手下叛逃到了曹魏那邊。隨後,孟達還給劉封寫了一封信,勸劉封也帶人叛逃過去,結果直接被劉封拒絕了。從身份上來說,劉封是劉備早年認識的義子。那時候劉備還比較落魄,還得看荊州刺史劉表的臉色行事。劉備當時拉攏劉封,靠得應該是感情牌,所以兩人的關係還比較親近。

劉封本身就是一個性格剛猛的武將,跟隨劉備之後一直到處打仗。在掃蕩西川等地的時候,劉封曾多次立功,深得劉備信任。現如今,關羽突然的暴斃,劉備雖然憤怒,但卻不至於氣到非得讓劉封跟着一起陪葬的程度。劉封沒有到的是,他拒絕孟達的招攬後,手下的申耽、申儀兩兄弟,居然揹着自己投靠了對方。劉封觸不及防,被人擊敗狼狽地逃回了程度。這時候,等待劉封不是義父的安慰,而是一把寒光凜冽的屠刀。

爲劉封準備這把屠刀的人,就是一直被人當成是智慧化身的諸葛亮。劉封接到賜死的命令後,嘆息地說了一句話,真後悔沒有聽孟達的話。如果他不回成都的話,跟着一起叛逃到曹魏,或許還能有活命的機會。此時,關羽被孫權殺死還沒多久,諸葛亮他是怎麼想的,爲何急着勸劉備賜死劉封?在諸葛亮看來,劉封性格剛烈勇猛,等劉備死後自己很可能無法駕馭。與其到那時候手忙腳亂,不如趁現在直接除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