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是一个资本友好型的社会,可能很多人并不认同。毕竟这个时代,经过19世纪-20世纪的劳工运动,劳动者的权利和地位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工厂的环境,工作的时间,带薪休假制度,保险制度,法定节假日,同工同酬……一系列劳工立法,保障了劳工的权利。蓝领还是白领,都过上了体面的小康生活。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面。另一面是,在对劳动者友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资本友好。比如,对外资更好的待遇,吸引了资本向成本低洼处流动,更纯粹的金融游戏,让劳动者的钱瞬间回到了资本家手里。大量的房地产、资产升职,让工资收入根本不值一提,而那些坐拥资产的人,则能够大幅升值。现在的资本已经不再是靠血汗工厂,而是靠着更精细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利润目标。

所以西方产生了中产阶级的萎缩、劳工阶级的失业,以及大量底层人物的失业状态。福利制度能够让他们活下去,但是却让他们看不到希望。另外一边,则是一群愿意用生命和身体来换取工作的第三世界人群:农民、进城的年轻人,低学历者、破产者、亟需钱者。他们愿意回到十九世纪的环境里,为资本打工。

另外,我们还看到了一群高级白领,他们收入高,但是工作时间也长,单位工资算起来,可能比工厂流水线的要高,但是他们有钱就没时间。这群人,也是再拿35岁之前的生命来换取资本和资产。

第一次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了有钱的忙人。自古以来,有钱就是有闲,富人们愿意为了精致的生活放弃时间,为了看一场大师表演赶十个小时的路程,因为这就是品味。但是在这个时代,富人的时间永远不够,永远比普通人起得早、睡得晚,就像康熙、雍正和乾隆那样,夙兴夜寐,日理万机。

再比如,外卖员,互联网时代的低端程序员,但是工资就是高,比流水线要高,但都是拿命拼来的。流水线想加班也行,但是就是利润率低,而外卖员加班却能够获得更高的单位工资。相比之下,程序员的更高,创业者的更更高!

资本友好型的社会可能友好的只是资本,也不包括资本家,不包括有产者。资本已经脱离了人的世界,变成一个自主自为的系统。

而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给予生活而不是工作。社会应该由资本友好型变成劳动者友好型,这里的劳动者包括资本家,也包括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这意味着重新思考效率和公平、幸福的关系,用外在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失控的竞争和利润的追求,把工作变成一种有节奏,有边界,有约束力的行为,而不是没日没夜,夜以继日的工作。

对于资本家来说,劳动者友好型意味着让资本的速度慢下来,让人的形象立起来。有事情可以慢慢来,一万年太久,何必争一时之快。

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劳动者友好型意味着脱离老板和公司的占据,拥有自己的时间和抉择,不用那么疯狂地去做。

欧洲人可能做得相对好一点,在效率和幸福之间做到了平衡,美国人可能差一点,追求效率,幸福感较低。而亚洲人则最可怕,追求效率却变成了磨洋工,谁都不敢第一个准时下班,但是加班又没有什么特别着急的事情。也许这背后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毕竟传统的制造业靠的就是机械重复的劳动,时间的长度比密度重要。而现在服务业是智力行业,时间的密度比长度重要。拥有健康的生活,也许能够给你更多的自由。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也同样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相关文章